举不顾,即差互。
拟思量,何劫悟。
兔角杖头挑法界,龟毛拂子舞三台。

【注释】

“偈七首其四”:《金刚经》中,须菩提向佛提问:“如我闻法时,犹如以三千尺之杖探地,未得深底。”佛答:“如是!如是!”后以“三丈、一丈二尺、一尺、六寸半”比喻佛理深奥难测。此诗用此意说明佛理深邃难解,非寻常人能理解。

即差互:差别,相异。

拟思量:犹拟议,考虑。

兔角杖头挑法界:指佛祖的杖头上刻有兔子角图案。法界,佛教语,指佛教所讲的无边无际的世界。

龟毛拂子舞三台:指佛祖的拂子上刻有乌龟毛的图案,而“三台”是指佛教中的天界。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对于佛法的深奥和广大,人们往往不能理解,就好像在寻找地下的深处一样。佛祖也常常需要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教义。

第一句“举不顾”,意思是说,佛祖总是不把世俗的事情放在心上,专心致志于佛法的研究。第二句“即差互”,意思是说,佛祖对于佛法的理解与一般人是不同的,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也是佛祖与众不同的地方。第三句“拟思量”,意思是说,佛祖对于佛法的理解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才能得来的,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的。最后一句“兔角杖头挑法界,龟毛拂子舞三台”,这是描绘了佛祖的形象,他用兔子角和乌龟毛作为装饰,这既表现了他的智慧,也表现了他的神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