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门下,日日三秋,从东过西。
明月堂前,时时九夏,指鹿为马。

【注释】

①偈二首:佛教语,指佛教中的偶颂。此诗用白话文写成。②太阳门:古代宫城正南门。③三秋:三个秋天。④明月堂:《晋书·石崇传》载,石崇在洛阳建避暑楼,名为“金谷”。他常与王恺比富,以石崇的金谷最胜,故称“金谷别墅”。⑥九夏:夏天的三个月。⑦“指鹿”句:晋武帝时,中山王司马昭曾问羊祜:“我何如人?”羊祜回答说:“陛下像汉高祖那样的明君。”司马昭指着一头鹿问:“这是马吗?”羊祜说:“明明是鹿,怎么能说是马呢?”司马昭说:“你识得是鹿,却认不得是马。”后因以此讥讽人不识货。⑧“日门下”三句:意谓:太阳门下的大臣,一年中要数个秋天;从太阳门向东,从太阳门向西,一年中要经过几个季节。⑨“明月堂”句:意谓:明月堂前,一年四季都炎热如暑天,但人们指鹿为马,自以为是。

【赏析1】

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政治现实的讽刺。全诗以太阳门、明月堂作为象征,分别指代太阳门下和明月堂前的政治人物。太阳门下,日日三秋,从东过西,暗喻太阳门下的一些大臣,年复一年的消磨时光,无所作为。明月堂前,时时九夏,指鹿为马,则是讽刺那些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不知好歹的人,妄自称是地指鹿为马。

【赏析2】

此诗以太阳门、明月堂作比喻,揭露了当时一些大臣庸碌无为,只知享乐,不顾国事,而另一些小人则假充君子,混淆是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