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是我身,流水为我命。
养之以四时,萧然自条正。
覆育诸众生,六度自修省。
栽花种菩提,拂石要安静。
不见杨柳飞,自有蒲萄影。
玩之且不厌,去亦无冤竞。
一性一切性,娑婆大圆镜。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根据诗的内容和意境来看,它似乎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深深敬畏和对生命循环的哲理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及赏析:
物我无差(物我两忘)
译文:我和万物没有差别,我在青山就是身,流水就是命。
注释:这里的“物我两忘”是佛教中的哲学概念,指的是超越了自我与外物的区分,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平等和自在。青山是我身,流水为我命(大自然是我的身体和生命)
译文:我的身体是青山,我的生命是流水。
注释:将自然景观比作身体部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和依赖感。养之以四时,萧然自条正(四季的更迭使我保持健康和端正)
译文:我用四季的更迭来养护自己,身心自然保持健康和端正。
注释:“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养之以四时”意味着顺应自然规律。覆育诸众生(滋养所有众生)
译文:我滋润着世间的一切生灵。
注释:“诸众生”泛指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六度自修省(六度修行以反省自身)
译文:(六度)是佛家修行的六个阶段,通过这些修行,我不断反省和提升自己。
注释: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佛教徒进行修行的六个基本阶段。栽花种菩提(种植菩提树以培养菩提心)
译文:种植菩提树是为了培养我的菩提心。
注释:“菩提树”在佛教中象征着觉悟的智慧之树。拂石要安静(拂拭石头以保持内心的平静)
译文:擦拭石头要保持内心的平静。
注释:“拂石”可能是指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让心灵回归宁静。不见杨柳飞,自有蒲萄影(看不见柳树在飞翔,却有葡萄的影子)
译文:虽然看不见柳树在空中飞翔,但葡萄园中葡萄藤的影子却无处不在。
注释:这里运用了视觉错觉,形象地描述了葡萄园的景色。玩之且不厌(欣赏自然而不感到厌烦)
译文:欣赏自然美景,却不会感到厌倦。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享受。去亦无冤竞(离开时也不会有争执和竞争)
译文:离开时不会有争执和竞争。
注释:这里的“冤竞”可能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益而产生的争斗。一性一切性,娑婆大圆镜(万物都是一个整体,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世界)
译文:一切事物都是一个整体的反映,就像一面照见世界本质的大圆镜。
注释:这里的“娑婆”指人世或俗世,“大圆镜”则比喻世界的真相和本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和对人生修行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和谐自然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相互依存,表达了对自然美和生命意义的赞美。同时,诗中的“六度”修行、“一性一切性”等概念,也反映了佛教中的某些核心思想,如因果报应、宇宙万物一体等。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