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未分先剖判,生成不假阴阳煅。
头角前来是好牛,皮毛更不重更换。
满目平田无寸草,饥餐渴饮无生老。
威音王佛是如今,有甚众生可寻讨。
哮吼一声天地动,达人见处吾无用。
坐断毗卢世界宽,自是衲僧眼皮重。
一遇知音和始齐,自馀总是闲陪从。

诗句翻译:

混沌初开时,万物尚未分离,天地间本就是一片混沌。从生成的一刻起,便无需阴阳之气进行煅烧,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头角峥嵘的它,是真正的好牛,皮毛也无需更换,始终保持着自然的美。在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看不到任何杂草,饥一顿饱一顿,渴了喝泉水,饿了就吃草。如今威音王佛的存在,已经超越了一切众生,寻找他已无用处。

注释与赏析:

  1. 诗的开头两句“混沌未分先剖判,生成不假阴阳煅。”表达了宇宙之初万物尚未分明、自然而纯净的状态。”混沌”指的是最初没有区分、界限模糊的世界状态;”未分”意味着尚未被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这里的“剖判”和“阴阳煅”,分别象征着物质世界的形成和对物质世界进行的加工。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天地万物的自然生成和原始状态。

  2. 接下来的几句“头角前来是好牛,皮毛更不重更换。”描绘了一头牛的形象,暗示着其非凡的品质和价值。诗人通过对牛的描述,不仅赞美了牛的外在特征,还隐含地赞扬了那些具有卓越品质的人们。这两句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和内在价值的高度赞赏。

  3. “满目平田无寸草,饥餐渴饮无生老。”展现了一个空旷的田野景象,没有任何杂草。这样的描述让人联想到了一个宁静、简朴的生活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和怀念。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4. “威音王佛是如今,有甚众生可寻讨。”这里的“威音王佛”指的是佛教中的最高神灵,即佛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佛教的信仰和尊重。诗人认为,威音王佛已经超越了一切众生,寻找他已经没有用处。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的一种态度和看法。

  5. “哮吼一声天地动,达人见处吾无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当一头牛发出一声巨大的哮吼时,整个世界似乎都在为之震动。然而,诗人却觉得这种力量无用,因为他已经看透了世间的虚幻和无常。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和人性弱点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6. “坐断毗卢世界宽,自是衲僧眼皮重。”这里的“毗卢”指的是佛教中的毗卢遮那佛,是佛教中的主佛之一。诗人用“坐断”来形容毗卢遮那佛的地位和威严。而“衲僧”则是指出家人,这里可能指代诗人自己。诗人认为自己之所以无法超越或理解佛法的深奥之处,是因为自己的眼睛受到了局限,未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和修行的一种理解和认识。

  7. “一遇知音和始齐,自馀总是闲陪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受。只有遇到真正能理解和欣赏他的人时,他才会感到满足和高兴。其他的陪伴和陪伴都是徒劳无功的。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无奈。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真正意义的追求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