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堂堂早二三,本来无物更何堪。
痴人见了生欢喜,作者相逢满面惭。

密密堂堂早二三,本来无物更何堪

痴人见了生欢喜,作者相逢满面惭

此诗为宋代释清远所作《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 密密堂堂早二三:诗句描绘了事物的初起状态,如同早晨的云彩层层叠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密密”形容事物紧密排列,“堂堂”则意味着宽广、高大,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早”字则暗示了这种状态的出现是迅速且突然的,像是不经意间出现的奇迹。

  • 本来无物更何堪: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界本质的深刻洞察。在佛教哲学中,“本来无物”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存在状态,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空性,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这里使用疑问的语气,强调了对这种存在状态的质疑和不解,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困惑和探索的欲望。

  • 痴人见了生欢喜:这句诗描述了普通人看到这种景象时的反应。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这种空灵的美,因此感到惊喜和高兴。这里的“痴人”指的是那些缺乏智慧或悟性的普通人,他们的反应往往是出于一种天真的好奇心或是简单的愉悦。

  • 作者相逢满面惭:诗人在创作中遇到了同样境界的人,感到羞愧和不安。他意识到这种境界并非人人能见,也非人人都能理解。这里的“作者”指的是诗人自己,“相逢满面惭”则表明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因为他的作品触及了某种高深莫测的境界,而他自己却可能难以完全把握和表达。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一》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和领悟。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深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这是中华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美学追求和文化精神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