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大劫来离众苦,心心永断诸分别。
闻处真闻实不闻,说时虽说常无说。
法身普现凡圣等,耳根采听音声绝。
娑婆最有大因缘,一念清凉除恼热。
诗句释义及赏析:
旷大劫来离众苦,心心永断诸分别。
“旷大劫”指的是漫长的宇宙时间,表示在无边的时间长河中,一切都将过去。“离众苦”意味着摆脱了世间所有的痛苦与烦恼。这里的“心心永断诸分别”强调通过修行,人们能彻底消除内心的贪嗔痴等分别心,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闻处真闻实不闻,说时虽说常无说。
“闻处”是指听到的地方或情境,此处表达的是真正听到佛法或真理时,不会觉得新奇或有额外的感觉,而是内心自然接受和理解。“说时虽说常无说”则是一种哲学上的认识论,表明真正的理解不需要言传,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障碍。这里的“常无说”强调了言语的局限性与相对性,教导人们应超越言语的束缚,直接体验和领悟事物的本质。法身普现凡圣等,耳根采听音声绝。
“法身”是佛教用语,指佛陀的真实身体。“普现”意味着无处不在、无所不在。这里指出佛菩萨的形象和教诲普遍存在于世间,无论是凡夫还是圣人,都能从中得到益处。“耳根采听”则是比喻性的表达,意指通过倾听佛法的声音(如经文、讲法等),可以洗净心灵上的杂念和执着。娑婆最有大因缘,一念清凉除恼热。
“娑婆”在这里指的是充满苦难的世界,即所谓的“人世”。它被认为是最有大因缘的地方,因为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各种困扰和挑战。然而,当人们心生一念的“清凉”,也就是内心的平静和觉悟,就能去除这些烦恼和痛苦。这里的“除恼热”形象地描述了一旦心灵达到清凉状态,便能消除世间的烦恼和炎热。
译文:
穿越漫长的劫难后,我们脱离了一切众生的痛苦,让心不再被分别所扰。当我们真实听闻时,并不再被外界声音所左右,即便在说话的时候,也无需多言,因为真正的智慧早已融入心田。佛法的化身无处不在,无论是凡夫还是圣人,都能从中受益匪浅。只要我们用心去聆听,就能洗净心灵上的尘埃,感受到那一份清凉和平和。在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里,最需要的就是这份一念的清凉,它能帮助我们除去心中的烦恼和炎热。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修行理念,即通过内心的净化和觉悟来解决外在的苦难。诗人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只有通过内心的平和和清净,才能真正体验到世界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