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色非身,形容乃普。
阎浮未下,双林已睹。
旷济功深,六年行苦。
尘沙相好,万亿刹土。
众生心净,佛日常午。
正念蒙光,迷人外取。
雕檀写氎,像未孩乳。
今兹范模,传从乃古。
象步出山,智珠河吐。
水月顿澄,豁开觉户。
瞻之仰之,岂敢自侮。
常在不灭,此言手舞。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妙色非身,形容乃普。(妙色)
  • 注释:这里指的是佛的形象是神圣而美好的。
  • 赏析:表达了对佛形象的赞美之情,认为佛的形象既神圣又美好。
  1. 阎浮未下,双林已睹。(双林)
  • 注释:指佛教的双林树,象征着佛法的庄严与崇高。
  • 赏析:强调了佛法的崇高和庄严,让人感受到佛法的力量。
  1. 旷济功深,六年行苦。(旷济)
  • 注释:意为广泛地施予救济,经历长时间的修行磨练。
  • 赏析:反映了佛教中众生平等的观念和修行者的坚韧不拔。
  1. 尘沙相好,万亿刹土。(尘沙)
  • 注释:尘是指泥土,沙是指沙子,比喻众生如尘土般众多。
  • 赏析:表达了佛的大悲心,愿意为所有众生着想。
  1. 众生心净,佛日常午。(常在)
  • 注释:意指众生的心念清净无杂。
  • 赏析: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只有内心清净,才能得到佛的庇佑。
  1. 正念蒙光,迷人外取。(正念)
  • 注释:指保持正确的思维和意念。
  • 赏析: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坚定,不被外界所迷惑。
  1. 雕檀写氎,像未孩乳。(雕檀)
  • 注释:雕刻精美的檀香木,尚未有婴儿般纯真。
  • 赏析:表达了对佛陀智慧的赞叹,同时也寓意着佛陀的教义如同初生的婴儿一般纯洁无暇。
  1. 象步出山,智珠河吐。(象步、智珠)
  • 注释:比喻佛陀的智慧如大象般沉稳,如河水般源源不断。
  • 赏析: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佛陀智慧的伟大。
  1. 水月顿澄,豁开觉户。(水月)
  • 注释:比喻佛法如清澈的水月,能洗涤人心的污垢,使人顿悟。
  • 赏析:表达了佛法净化人心的作用。
  1. 瞻之仰之,岂敢自侮。(瞻之、仰之)
  • 注释:形容人们瞻仰佛陀时的心情,充满了敬畏和虔诚。
  • 赏析:反映了人们对佛陀的敬仰之情。
  1. 常在不灭,此言手舞。(常在、言手舞)
  • 注释:佛陀永远存在,就像用手在跳舞一样。
  • 赏析:通过舞蹈的比喻,表达了对佛陀永恒不变的信仰和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