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僧问处,字义炳然。
藏主无言,文不加点。
还它老成人,扶持正法眼。
【注释】
偈颂:这是一首颂扬佛教高僧的诗。
其十四:这首诗是《偈颂四十二首》的第十四章。
这僧问处(这僧人):指这位僧人。
字义炳然(字义,文字的意义;炳然,光明的样子):意思是说这位僧人对文字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藏主无言(藏主,即藏经楼中的和尚,也就是佛经的收藏者);文不加点:文采、文笔流畅自然,没有加任何修饰。
还它老成人,扶持正法眼(还,让。老成人,年老的修行人。扶持,支持。正法,正确的教义):“还”是归还的意思。“还”了“老成人”,意味着将他们从世俗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回归到佛教的修行之中去。“扶持”是支持、帮助的意思。“正法眼”,是指正确理解佛法的眼睛。这里的“眼”,可以理解为一种境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或途径。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僧人深厚的敬意和赞赏之情。诗人通过对这位僧人的描写,展现了他的智慧、修养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和修行的看法和态度。
诗人以赞美的语气描绘了这位僧人的形象。他不仅对文字的理解达到了极致,而且他的文笔流畅自然,没有任何的修饰和夸张。这种精湛的技艺,正是他作为一名修行人所应该具备的素质。而“还它老成人,扶持正法眼”一句,更是体现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信仰。他认为,只有回归到佛教的修行之中,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实践佛法。
诗人通过对这位僧人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佛法和修行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佛法不是高高在上的宗教教条,而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他倡导人们要在生活中实践佛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念诵和祈祷中。这种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也正是他所追求的目标。
诗人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只有真正地理解佛法,并在生活中实践它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修行者。而这位僧人,正是这样的人。他的智慧、修养以及对佛法的深刻理解,都让他成为了一个值得尊敬的修行者。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僧人的描写,展现了他的智慧、修养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和修行的看法和态度。这是一种对佛法和修行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也是对修行者的尊重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