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刀一为解,往往无孑遗。
麦秋荐丹实,梅雨裁纤絺。
黄金燕佳客,柔指鸣哀丝。
万事不芥蒂,羡公能自怡。

【注释】

1、庖刀:宰牛刀。庖:指厨师。

2、往往:到处,处处。

3、丹实:红果,即石榴。

4、梅雨:初春时,因雨水过多而气温较低,故称梅雨。梅雨季节的细雨。

5、纤絺(chī):丝织品的一种,这里指丝绸衣料。

6、佳客:好客的主人。

7、柔指:柔软的手指。

8、哀丝:悲伤的声音,这里指弹奏的琴声。

9、芥蒂:比喻心里有嫌隙。

10、羡公:羡慕孙莘老(字莘老,号龙图)的为人。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诗人在福州郡守任上,曾作《赠孙莘老太守》一诗:“青衫尘土吏,白发江湖客。归舟与征车,相向还相忆。”(《全唐诗》卷四百九十八),以抒发自己宦游之苦和对孙莘老的羡慕之情。此诗是孙莘老回京后写的答谢诗。

首联写福州郡守孙莘老对客人殷勤待客之盛情。“庖刀”句,用《庄子·逍遥游》里庄周宰牛的故事,形容孙莘老招待客人的本领。“黄金燕佳客”,意思是说孙太守用美食美酒款待贵客。“柔指鸣哀丝”,用《楚辞·招魂》中“悲余心之悁悁兮,哀故邦之逢殃”的句子,说明太守用琴声来表达他的悲哀之情。

颔联描写了孙太守为宾客所喜爱的情景。“麦秋荐丹实”一句中的“麦秋”,是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值于夏末秋初,也就是农历六月间,正值麦收之后,正是果实累累的时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孙太守把石榴等水果作为礼品献给贵客。“梅雨裁纤絺”,意思是说孙太守在梅雨季节给贵客送上了细密柔软的丝织品——绸布衣料。

颈联写孙太守宴请宾客时的情景。“黄金燕佳客,柔指鸣哀丝”是说孙太守用金杯斟满美酒款待贵客。“柔指”句,用《左传·僖公三十年》中“弦子鼓瑟……郑人高之”的话,意谓孙太守的手指非常柔软,能够弹奏出优美的琴声。“哀丝”句,用《楚辞·九歌·湘君》中“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话,表明演奏的琴曲内容充满了悲伤的情绪。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孙太守的敬仰之情。“万事不芥蒂”,意思是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孙太守都能够泰然处之,不受丝毫影响;“羡公能自怡”,意思是说羡慕孙太守能够安下心来,保持自己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描绘孙太守宴请宾客的盛情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孙太守的热情款待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