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蒙蒙,春风𩖼𩖼。
动兮静兮,匪待时出。
云霞闲澹作性,金铁冷落为骨。
知我者谓我高蹈世表,不知我者谓我下视尘窟。
道恣随方,情融羁锁。
紫栗一寻,青山万朵。
行行思古人之言,无可不可,南北东西但唯我。

【注释】

送:赠别。清杲:指僧人清杲。𩖼(yín)𩖼:形容风吹过水面时水波荡漾的样子。性:本性。金铁:指金属,这里比喻坚硬的骨骼。恣随方:随方就圆。情融羁锁:心情舒畅,不受拘束。紫栗:紫色的小栗子,这里指紫石耳。青山万朵:形容山高林密,绿树成荫。古人之言:古人所说的道理、方法。唯我:只有我自己能领悟。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春日雨后送别清杲禅者,借画外之景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社会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前两句写诗人送别的场景。“春雨蒙蒙,春风𩖼(yín)𩖼。”是说细雨蒙蒙,轻风拂煦。“动兮静兮,匪待时出。”是说不管是动是静,都是随心所欲,不拘于时势。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雨后春景图。

第三句“云霞闲澹作性,金铁冷落为骨”,是说云霞悠闲淡泊,如同人的本性;金属如铁如金,冷峻刚烈,如同人的精神骨骼。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万物的朴素无华之美。

第四句“知我者谓我高蹈世表,不知我者,谓我下视尘窟。”是说真正了解我的人认为我超然物外,脱离尘世;不了解我的人,则认为我在尘世间沉沦。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看法。在他看来,世俗之人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

第五句“道恣随方,情融羁锁。”是说道家顺其自然,不受拘束;情感自由自在,不受束缚。这句话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和谐、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第六句“紫栗一寻,青山万朵。”是说紫石耳生长在一尺长的溪边,青山上布满了无数树木。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

最后两句“行行思古人之言,无可不可,南北东西但唯我。”是说诗人行走在路上,思考着古人的智慧,无论是南还是北,无论是东还是西,都只能由自己来决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独立自主、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以春雨、春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社会的独特感受和认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己追求自然和谐、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表达了独立自主、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