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塔,见还难,澄潭不许苍龙蟠。
层落落,影团团,千古万古与人看。
【注释】
“颂一百则”指唐代僧人道宣所编《大藏经》中的《四分律》有《十诵律》《十二门律》《五分律》等三部,称为“三时教”,共一千零八十种。“颂”是佛教徒唱诵佛经的一种文体,每篇都有韵文。
“无缝塔”,指建塔时不用砖石砌成,而用木料或泥土建造的塔。
“见还难”即一见之难。
“澄潭”,澄清的水潭。
“苍龙”指云彩。
【译文】
这无缝塔建在高高的悬崖上,一眼就能看到,但是人们想爬上去却很难。
它层层叠叠,影影绰绰地映在清澈的潭水中,千古万古都在人们的眼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临一座高耸入云的绝顶,俯视脚下云海茫茫,群山连绵,令人目眩心旷。他想到这无边无际的美景,不知有多少古人曾来过这里,留下多少诗作。诗人站在绝顶上放眼远眺,只见天光云影、山川湖海、峰峦叠嶂、楼台亭阁历历在目,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然而,在这无限风光面前,诗人不禁感慨万分——人世间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是短暂的。因此,他在诗中发出一声长叹:看尽了千年万代人的欣赏,这高耸入云的塔也终将消失于无形之中。
这首诗以绝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登上绝顶,面对浩瀚的天宇和壮丽的山河,心中顿生感慨。他想,那些古人一定都来过这里,留下了无数美好的诗句。然而,在这美丽的风光面前,他不禁思考起人生的意义。他发现,无论是人还是物,都终将消逝。因此,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看尽了千年万代人的欣赏,这高耸入云的塔也终将消失于无形之中。”这种感慨既包含了对自然的敬畏,也包含了对人生的反思。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