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白,海头黑,明眼衲僧会不得。
马驹踏杀天下人,临际者是白拈贼。
离四句,绝百非,天上人间唯我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三百三十二首·颂一百则》中的第七十六篇。全诗如下:
白,海头黑,明眼衲僧会不得。
马驹踏杀天下人,临际者是白拈贼。
离四句,绝百非,天上人间唯我知。
注释:
- 白:指白色,在这里可能是指白色的纸或绢。
- 海头黑:海的颜色是黑色,所以这里可能是形容白色的纸在黑色的背景映衬下显得更加鲜明。
- 明眼衲僧会不得:明眼和尚指的是有眼力的和尚,衲僧是指出家人,这里可能是指有眼力的人无法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 马驹踏杀天下人:马驹是一种动物,它的力量很大,可以踏死许多人。这里可能是形容马驹的力量强大,足以踏死天下的人。
- 临际者是白拈贼:临际者是指靠近现场的人,白拈贼是指偷东西的人。这里可能是形容那些接近现场的人是故意窃取财物的小偷。
- 离四句,绝百非:离四句指的是离开这四句话,绝百非指的是排除所有的错误和不正确的东西。这里可能是强调要集中注意力,专注于正确的事物。
- 天上人间唯我知:天上和人间指的是不同的空间范围,唯我知是指只有我知道。这里可能是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马驹踏杀天下人的情景,寓意社会中的贪婪和盗窃行为。诗人以黑白分明的形象比喻,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判。同时,诗人也强调了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被周围的杂音所干扰,而是要专注于正确的事物。整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