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鉴呵云薄,金莲照夜遥。
灰飞催腊尽,雪拥待春消。
檐已冰垂柱,山犹玉坠腰。
不知初度酒,几度酌元宵。
这首诗的原文是:
老母元宵初度日,立春。
冰鉴呵云薄,金莲照夜遥。
灰飞催腊尽,雪拥待春消。
檐已冰垂柱,山犹玉坠腰。
不知初度酒,几度酌元宵。
译文:
正月十五是母亲的生日,也是春节。冰镜映照出天空的云彩,金莲灯在夜晚照亮了大地。
灰烬飞散,催促着旧岁的结束;雪花堆积,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屋檐已经挂着冰块,山崖如同玉石一样坠落。
我不知道母亲已经过了几个生日,已经喝了多少杯酒庆祝元宵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元宵节气氛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温馨、喜庆的氛围。
首句“老母元宵初度日,立春”点明了时间,即农历正月十五是母亲的生日,同时也是春节的第一天。这样的设置不仅突出了节日的重要性,也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冰鉴呵云薄,金莲照夜遥。”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元宵夜的美丽画面。冰镜映照出天空的云彩,金莲灯在夜晚照亮了大地。这些形象生动地捕捉了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灰飞催腊尽,雪拥待春消。”则是对季节变化的描写。灰烬飞散,催促着旧岁的结束;雪花堆积,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这一对比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更迭和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
第四句“檐已冰垂柱,山犹玉坠腰。”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景象。屋檐上挂着冰块,山崖如同玉石一样坠落。这些细节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寒冷和美丽,同时也体现了人们的欢庆心情。
最后两句“不知初度酒,几度酌元宵。”则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敬爱和关心。他不知道母亲已经过了几个生日,已经喝了多少杯酒庆祝元宵节。这种表达方式既深情又含蓄,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关爱。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气氛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美丽与喜悦。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关心,让人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