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闰黄杨厄,年丰白昼长。
独居无一事,两度见重阳。
野馈同谁饷,闲花各自芳。
贳将今夜月,藉手送秋光。
注释:
- 岁闰黄杨厄,年丰白昼长。
- 独居无一事,两度见重阳。
- 野馈同谁饷,闲花各自芳。
- 贳将今夜月,藉手送秋光。
赏析:
这首诗是酬南宕诸友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南宕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
首句“岁闰黄杨厄”,意思是说在闰年的黄杨树遭受了厄运。这里的“黄杨”指的是一种树木,也常用来比喻人的品质。诗人用“厄”来形容这种境遇,可能是在暗示自己的处境并不如意,或者有某种困扰。
第二句“年丰白昼长”,则是在描述丰收的季节,白天时间变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季节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他似乎在享受这种宁静、充实的生活方式,与世无争,自得其乐。
第三句“独居无一事”,意味着诗人独自居住,没有其他事情需要操心。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不再为外界的事物所困扰。
第四句“两度见重阳”,指的是诗人已经两次过了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个节日里登高远望,祈求身体健康。诗人两次度过重阳节,可能是因为他在南宕的生活比较安定,或者是因为他对重阳节这个节日有着特殊的情感。
第五句“野馈同谁饷”,意为野外的食物是谁准备的?这里的“馈”是指食物,“饷”是指供给、提供。这句诗可能暗示了诗人的生活来源问题。他可能需要依靠他人来供应食物,这也许是因为他独自一人生活,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自己烹饪食物。
第六句“闲花各自芳”,指的是周围的花朵各自开放,散发出芬芳。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许是一种自然美景。这里的“闲花”可能是指那些不需要过多照顾的植物,而“各自芳”则表示这些植物都有自己的美丽之处。
最后一句“贳将今夜月,藉手送秋光”,意味着借用今晚的月光,借手送走秋天的光影。这句诗似乎是诗人的一种寄托,他可能在夜晚的时候会借助月光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者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南宕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使用一些象征性的词语和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