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小易彭亨,声连踸踔群。
三更万籁息,两部一池分。
语海嗟难合,窥天亦浪云。
寻无杜鹃处,得此不堪闻。
【注释】
- 塘西寺:寺庙名,在浙江杭州西湖边。
- 蛙声:青蛙叫声。
- 彭亨:古代地名,指四川彭县。此处泛指南方水乡。
- 踸踔(chì cì):形容青蛙跳跃的声音。
- 两部:指两只青蛙。
- 语海嗟难合:语海,比喻大的语言;叹难合,表示难以和谐。
- 窥天亦浪云:窥天,比喻高远的学问,如天空一样广阔无垠;浪云,比喻虚幻的东西。
- 寻无杜鹃处:杜鹃鸟叫声凄厉哀婉,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之情。这里表示诗人找不到一个可以表达自己感情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所作。诗题中“塘西寺”即指杭州西湖边的孤山寺,寺旁有一片荷塘,每当夏夜,蛙鸣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诗人以“塘西寺闻蛙”为题,描写了这一景象。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押韵严谨。
第一句点“闻”,写蛙鸣之盛;第二句写蛙声之大,连成一片,与“声连踸踔群”呼应;第三句写万籁俱寂,惟听蛙声;第四句写蛙声虽小,却能分出两部;第五句用典,“语海”比喻大的语言或学问,“浪云”比喻虚幻的东西,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声音的无奈和困惑;第六句写找不到一个可以表达自己感情的地方;最后一句用杜鹃鸟叫声凄厉哀婉,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青蛙叫声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们内心的感受。同时,诗人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