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亲前辈,三朝习旧闻。
橐虚藏缺研,刻断缀残文。
耆古寻无迹,嗟今独有君。
怜君贫似我,分赠只溪云。

诗句释义:

  1. 束发亲前辈 - 此句表达了对先辈的尊敬和亲近感。”束发”通常指年少时期,”亲前辈”则表示与前辈有深厚的情感联结。
  2. 三朝习旧闻 - “三朝”可能指的是长时间的学习或工作,”习旧闻”即深入学习并熟悉前人的智慧与知识。
  3. 橐虚藏缺研 - 橐(tuó)是一种古代盛食物的容器,此句形容虽然有所准备但仍然感觉欠缺,”缺研”可能是指研究不充分或未完成。
  4. 刻断缀残文 - “刻断”可能意味着文字或知识的断裂、分割,而”缀残文”则描述了对残缺不全的知识片段的修补工作。
  5. 耆古寻无迹 - “耆古”可能指追求古人的智慧,”无迹”则可能表示难以找到古人智慧的痕迹或传承。
  6. 嗟今独有君 - “嗟”是感叹词,”独有君”可能表示在当今时代中,只有你(郑尊圣)能够继承或理解先辈的智慧。
  7. 怜君贫似我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郑尊圣的同情,认为他的贫穷状况与他的处境相似。
  8. 分赠只溪云 - “分赠”表示赠送,”只溪云”可能指仅剩的一点东西或资源,如书籍或知识,用云来比喻其珍贵程度。

译文:

年轻时我就尊敬和亲近前辈们,长时间地学习和研究前人的遗教遗训。
虽已做好准备但依旧觉得不足,研究时不得不把断章取义的文章补全,
寻求古人智慧的踪迹却难觅踪影,感叹如今只有你一人懂得我所学。
可怜你和我一样都生活贫困,我把仅有的东西赠给你,就像天上的云那样宝贵。

赏析:

此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前辈的尊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和同情。诗人通过自我反省,将自身的处境与前辈的智慧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对知识传承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同道中人的关怀。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