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据喉衿地,如何展壮图。
一麾移使节,三楚即全吴。
鹦鹉春常早,貔貅信必孚。
不知坐上客,更有祢生无。
诗句释义
- 平江太守李宝谟移漕荆湘:这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作品,描述了平江太守李宝谟将漕运事务转移到荆州和湖南的过程。
- 不据喉衿地:意指不能占据战略要地。喉衿,比喻咽喉之地或关键位置。
- 如何展壮图: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否有效施展宏图的疑惑。
- 一麾移使节:用“一麾”表示调动军队、官员等重要人物。使节,指使者。
- 三楚即全吴:暗示了通过调动使节可以统一三国(楚国、吴国),实现国家的完整。
- 鹦鹉春常早:比喻有才能的人总是能早早展现才华。鹦鹉,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 貔貅信必孚: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勇猛。孚,诚信。表示对军队的信任和期望。
- 不知坐上客:可能指的是在座的宾客,也可能是指在场的所有官员。
- 更有祢生无:祢生,可能是指祢衡,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与辩士。无,没有。可能是在说在座的宾客中,没有像祢衡那样出色的人物。
译文
- 李宝谟,作为平江郡的太守,他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如何有效地管理并调动他的资源以实现国家的统一。他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策略来展示他的宏伟计划。
- 他决定移动自己的使节,这意味着他会调动军队和其他重要的官员,以达到统一三楚(楚国、吴国)的目的。这显示了他的决心和能力。
- 他还特别看重那些像鹦鹉一样经常早早就能展示才华的人(即具有卓越才能的人)。
- 对于坐在他身边的客人,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都能成为像祢衡那样的杰出人物,为国家做出贡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员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期待。通过对李宝谟的行动描述,展示了其治理能力和远见卓识。诗中的“一麾移使节”,“三楚即全吴”,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等句子,都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义和个人抱负的深刻思考和表达。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政治智慧,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