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子山前寺,曾分华顶薇。
去寻龙首约,因些客儿归。
白羽精戎律,黄金缓带围。
孔融倾座处,西望几斜晖。
诗句释义:
巾子山前寺,曾分华顶薇。
去寻龙首约,因些客儿归。
译文:
在巾子山前的寺庙里,曾经分享过华顶的薇草。
去寻找龙首的约定,因为一些客人回来了。
手持白羽精工的军律,身着黄金缓带围成的战袍。
孔融倾座之处,向西望去只有几缕斜晖。
注释:
- 巾子山:一座山峰,其前有一座寺庙。
- 华顶薇:一种植物,这里指寺庙中的薇草。
- 寻龙首约:寻找与某人关于龙首的约定。
- 客儿:指诗人自己或他的客人。
- 白羽精戎律:手持白羽制成的军旗,象征军队纪律严明。
- 孔融倾座处:孔融,东汉末年的名士,以其豪放不羁著称,这里指的是孔融座位上的情景。
- 西望几斜晖:向西望去,夕阳西下,余晖洒落。
- 孔融,字仲尼(或作仲尼),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与北海孔融、东平孔融并称“三孔”。他曾任北海相,后因犯法逃至洛阳,被曹操召为秘书监,封高密侯。
赏析:
《陈襄阳归长兴其二》是宋代释居简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在巾子山前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友谊和历史的共同怀念。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华顶薇的描述,引出了对过去共同经历的回忆;接着,通过寻找龙首约的行动,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第三句“白羽精戎律”和“黄金缓带围”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他们服饰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在军事领域的才华。最后两句则通过对孔融倾座之处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集情景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展示了他对友情和历史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