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檐去年约,夜色正中旬。
月堕水中影,沙明镜里人。
杜鹃移树怨,蝙蝠抵帘嗔。
谁报明朝喜,灯花剪剪春。

诗句释义

1 次韵谢盘隐府判:这是对谢盘隐的一次回应,”次韵”意味着按照其诗的形式和风格重新创作。

  1. 秋檐去年约:秋夜的檐下,去年我们曾有过约定。

  2. 夜色正中旬:夜晚的时间正好是半月的时候。

  3. 月堕水中影:月亮落入水中,形成的影子映照在地面上。

  4. 沙明镜里人:沙地在明亮的镜子中映出清晰的倒影。

  5. 杜鹃移树怨:杜鹃鸟因被移走而感到哀怨。

  6. 蝙蝠抵帘嗔:蝙蝠因为无法飞到窗前而生气地撞向窗帘。

  7. 谁报明朝喜:是谁来报告明天有好兆头?

  8. 灯花剪剪春:剪断的花表示春天的到来。

    译文与注释

    《次韵谢盘隐府判》
    去年秋夜檐下,我们曾约定共赏明月;此刻夜色正好半月时,
    月儿坠落水中,留下影子,照亮沙砾如镜般清晰。
    杜鹃因失去栖息之地而啼叫,蝙蝠被帘子挡住,显得愤怒。
    谁能告诉我,明天将带来好消息呢?
    剪断的灯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生物反应,传达了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怀念和对未来希望的期待。首句“秋檐去年约”带出时间的回溯,唤起了过去共同赏月的记忆。接着,“夜色正中旬”则将场景转移到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中,月光和影子成为画面的主要元素。诗人通过对自然细节的观察,表达了对和谐与美好的追求。

接下来的四句通过描写动物的行为和环境的反应,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杜鹃的哀怨和蝙蝠的愤怒,反映了自然界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最后两句则以期待的语气结束,通过询问“谁报明朝喜”,表达了对未来好运的期待。整体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怀旧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