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萧萧响,声消恰转更。
仅能酬节序,不足殄蝗螟。
瓦缝何曾满,庭凹亦未平。
窗疏灯欲死,俱误照书明。

【注释】

小雪: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2月6日或7日交节。古人认为小雪是天地清气转阴邪的节气,所以有“小雪”之名。入夜,指夜晚。萧萧:形容声音凄厉、凄凉。消:消失、减弱。转更:指天气转凉,万物凋零。仅能酬节序:仅仅能够应付节令的变化。殄:灭绝。蝗螟:泛指害虫。瓦缝:屋上瓦片之间,用以避雨的地方。庭凹:院落的角落。窗疏:窗格稀疏。灯欲死:灯即将熄灭。俱误照书明:都误了照明的作用。

【赏析一】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写瓦缝中的积雪和室内的灯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喜爱之情。全诗意境清幽,富有情趣。

【赏析二】

首联“入夜萧萧响,声消恰转更”,以“萧萧”二字写出了寒风中积雪的声音,“转更”则点明了时间,表明是在夜晚,而此时正是小雪时节。这两句诗将诗人对小雪的喜爱之情表露无遗。

颔联“仅能酬节序,不足殄蝗螟”,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也能够用来应对节令的变化,对付那些害人的蝗螟。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也展示了诗人的智慧和才华。

颈联“瓦缝何曾满,庭凹亦未平”,则是在描述自己的住所。这里所说的“瓦缝”是指屋檐上的缝隙,而“庭凹”则是指院子里的空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尾联“窗疏灯欲死,俱误照书明”,则是在表达自己的无奈之情。这里的“窗疏”指的是窗户的缝隙,“灯欲死”则是形容灯光将要熄灭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琐事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和小雪时节的独特韵味。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