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操刚明与俗乖,溪山亦复外形骸。
子狂正作岂矫世,我醉欲眠聊纵怀。
勇赋一归尤果决,光寒千丈不沉埋。
从来林下何曾见,仅有先生闼可排。
【诗句注释】
复斋奚左:即奚左,指隐居不仕。特操刚明:意谓志节耿介,光明正大。与俗乖:意谓行为超逸,与世俗不同。溪山亦复:也即“溪山复”,指隐者的生活。外形骸:意谓超脱物外,不为形骸所拘。子狂正作:意谓放纵豪情,不受约束。岂矫世:意谓何为迎合时俗,矫揉造作。我醉欲眠聊纵怀:意谓我饮酒酣醉,欲睡欲卧,聊自宽慰,任凭思绪飞扬。勇赋一归尤果决:意谓英勇的诗歌创作,其果决如一。光寒千丈不沉埋:意谓高洁之志,光照千秋,不会沉没在污泥浊水之中。《论语·子罕》载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译注》杨伯峻)这里指作者不愿涉足仕途。从来林下何曾见,仅有先生闼可排:意谓在山林之中,从未见过这样清高的人;只有先生您的门才堪入内。
【译文】
志节高尚、光明磊落,不同于世俗之人;生活简朴,不为名利所累;任性而为,放纵豪情;饮酒酣醉,欲睡欲卧,聊以自宽;勇敢地创作了诗歌,其文采雄健有力,犹如一道光芒照亮千里;高洁的品格,光照千秋,决不会在污浊的污泥中沉没。这样的隐士,真是从山林之中不曾见到过的;只有在先生的门前才能出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赞隐者的诗。诗人对这位隐士十分崇敬,称赞他志向高远,品行高尚,才华横溢,傲视权贵,不随波逐流。诗人用“特操”、“刚明”来形容他的志操和品性,用“溪山复”来表现他的隐遁生活。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却十分真挚,体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