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初度思亲泪,滴尽依前不及泉。
借使无言还自寿,便教有法与谁传。
五穷各自争为祟,百巧还他弗解禅。
为问季秋几望月,几回照我未生前。
【注释】
初度:指生日。
依前:仍然。
五穷:五种穷困,指贫穷。
季秋:秋季的末月,即九月。
【赏析】
这是一首生日悼亡诗。作者在生时有感于亲人的去世,而作此诗以悼亡亲。诗中抒发了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和哀伤,以及对自己人生旅途的感慨。
首句“思亲泪”,是说自己因思念亲人而流泪。第二句“滴尽依前不及泉”,是说自己泪水已流尽,但悲伤仍未消除,依然如泉水般涌出。这里,诗人通过泪水与泉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悲痛。接着,第三句“借使无言还自寿,便教有法与谁传”是说,如果自己不说话,就能延长生命;即使有方法来延长生命,又能传给谁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无常、人生短暂、无法改变生死命运的无奈感受。
第四句“五穷各自争为祟”,是说五种贫穷的人,各自为争夺钱财而相互争斗。第五句“百巧还他弗解禅”,是说世上的巧妙技艺,也无法解开生死的奥秘。这里的“禅”,指佛教术语中的解脱,也就是摆脱生死轮回的烦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厌倦、对生死的无奈感受。
最后一句“为问季秋几望月,几回照我未生前”,是说秋天夜晚的时候,我常常望着明月思念你,不知道多少次月光照耀着你在世之时(我)还没有出现呢。这里,诗人通过对季节、明月和生死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怀念。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生死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