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来屋老拊岩棱,欲上看山谢不能。
衡跨半天开复道,直从平地到危层。
上方近听婴儿语,前塔遥分竺寺灯。
昨晚乱云收急雨,凭高如望海涛崩。
【注释】
灵隐方丈:灵隐寺。新阁:指新建的灵隐方丈。泗洲妙崧:指在杭州东南的泗洲山。毁之:指被拆除了。乡来:家乡来的。拊:用手拍。岩棱:山崖上突出的石头,像棱角一样。上:登。谢不能:形容欲登高而力不从心。衡跨半天开复道:衡跨,跨越。半天,半天云之上。开复道,指架设在半空之上的复道。直从平地到危层:指复道从平地直通山顶。上方:上面。近听婴儿语:听到山上有婴儿啼哭的声音。婴儿语,指山中童子的声音。前塔:指前面那座塔。遥分竺寺灯:指远处的宝塔灯火分明,像是分成两段。前塔,指灵隐寺的塔。昨晚乱云收急雨:昨晚天象变化,乌云骤散,暴雨也停了。乱云、急雨都形容天气变化无常。凭高:站在高处。望海涛崩:眺望大海波涛滚滚,好像在崩塌。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在灵隐寺方丈新阁建成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新阁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登临观赏时的豪情壮志以及观瞻所见的奇异景象。全诗语言简洁,意境开阔,气势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灵隐方丈新阁接,泗洲妙崧毁之。”灵隐方丈新阁接,说的是灵隐寺方丈新阁刚刚竣工。泗洲妙崧毁之,说的是泗洲山中的妙崧被毁。这两句写景,交代了新阁建成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为下文的登山作铺垫。
“乡来屋老拊岩棱,欲上看山谢不能。”这句写的是诗人回到故乡后看到老屋残破,不禁想起当年攀登高峰欣赏美景的情景而感慨万分。这里用了一个“谢”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遗憾。
“衡跨半天开复道,直从平地到危层。”这句写的是从半空中架设的复道,从平地直通山顶。这里用了一个“直”字,表现了复道的险峻和宏伟。最后一句“上方近听婴儿语,前塔遥分竺寺灯”,写的是从高处可以听得见山中童子啼哭的声音,远处的宝塔灯火分明,像是分成两段。这两句写景,进一步展现了灵隐寺方丈新阁的壮观景色和作者对美景的赞叹之情。
“昨晚乱云收急雨,凭高如望海涛崩。”这句写的是昨晚天象变化,乌云骤散,暴雨也停了,站在高处远眺大海波涛汹涌的景象。这里用了“如望海涛崩”这样的比喻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整首诗通过对灵隐寺方丈新阁的描写,展示了其壮丽的景象和诗人的豪迈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