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则安之岂病焉,乘桴未暇况笺天。
翰林足避将军污,内史灰从廷尉然。
口伐固应无大敌,笔耕元自有丰年。
讲明人爵君何欠,只欠苏司业酒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目为《寄寒泉》。下面是逐句释义:

贫则安之岂病焉,乘桴未暇况笺天。
“贫则安之”意指在贫困之时保持内心的安宁,不因物质条件的匮乏而感到痛苦或不安。这里的“安”,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平和、宁静。诗句表达的是,即使处于贫困的境地,也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不被外界的困难所动摇。

乘桴未暇况笺天,乘桴:指乘坐筏子渡河。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想要过河,但因为其他事情(比如写诗)还未完成。“笺天”则指书写天上的云彩。这里用来形容诗歌创作的过程如同在天空中书写,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翰林足避将军污,内史灰从廷尉然。
翰林:古代皇家文学官,这里指代文人学士。将军:古代高级军官。“足避将军污”,意味着文人学士足以避免被武将的粗俗行为所污染。“内史”和“廷尉”都是古代官职,分别掌管朝廷内部事务和司法审判。这里说文人学士可以避开这些官场上的污点,保持清白。

口伐固应无大敌,笔耕元自有丰年。
“口伐”指的是通过言语来攻击敌人,这里比喻用言辞来消除纷争或误解。“笔耕”则是通过写作来耕耘自己的思想田地,积累知识。“元自有丰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写作成果的自信,认为通过努力可以取得丰硕的成果。

讲明人爵君何欠,只欠苏司业酒钱。
“讲明人爵”指的是阐明人的尊严和价值,“爵”在这里指代尊贵的地位。“君何欠”则是询问君主是否需要补上什么。“只欠苏司业酒钱”则是说诗人自己虽然有很高的才华,但生活中仍有欠缺,那就是缺少苏晋卿这样的朋友,因为他需要支付酒钱。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李商隐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描绘一个身处困境仍能保持心态平和的诗人形象,展现了其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文人社会地位的看重,以及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