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归到西湖寺,朋旧如沙散不收。
盟鹭又随西里远,惊猿空伴北山愁。
同途好友须题品,可意佳篇便献酬。
摘得甘花烦见寄,趁它大火未西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送别好友赵西里返回永嘉时所作。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抒发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一句“宣城归到西湖寺”描述了朋友从宣城出发到达西湖寺的情景。这里的“宣城”是指宣城这个地方,而“西湖寺”则是一座著名的古刹,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边上。这句诗通过地点的描绘,为后面的送别场景做铺垫。
第二句“朋旧如沙散不收”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这里的“朋旧”指的是老朋友,而“沙”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诗人用“散不收”来形容朋友们离去后,自己内心的空虚和失落感。这一句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失去友谊的无奈和伤感。
第三句“盟鹭又随西里远”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这里“盟鹭”指的是一种水鸟,而“西里”则是朋友的住所所在地。诗人用“又随西里远”来形容两人的分别之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这一句既表现了送别的场景,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第四句“惊猿空伴北山愁”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心境。“惊猿”指的是被惊吓的猿猴,而“北山”则是指北方的山。诗人用“惊猿空伴北山愁”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也展现了送别主题的深度。
第五句“同途好友须题品”则表示诗人希望与朋友们共同分享这份情感。这里的“题品”指的是品评诗歌、文章等艺术形式,而“同途好友”则表示志同道合的朋友。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朋友们的赞赏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谊的重视和珍视。
第六句“可意佳篇便献酬”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朋友们的期待和祝福。这里的“可意佳篇”指的是符合心意的好文章或作品,而“献酬”则表示赞美和感谢。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朋友们的赞美和祝愿,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谊的价值的认可和推崇。
最后一句“摘得甘花烦见寄,趁它大火未西流”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望。这里的“甘花”指的是美丽的花朵,而“大火未西流”则形容火焰尚未熄灭。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再次相聚的期望和愿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执着。
这首诗通过送别和朋友之间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唐代文学中深厚的友情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