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从鼎实振华风,春自岧峣直禁中。
与紫薇花分殿最,带黄昏月尚朦胧。
玉堂踏雪司空惯,金谷从他白首同。
遥想树梅如树德,小酬冰质洞玲珑。
致爽梅移自崔中书后圃秋种冬花
根从鼎实振华风,春自岧峣直禁中。
与紫薇花分殿最,带黄昏月尚朦胧。
玉堂踏雪司空惯,金谷从他白首同。
遥想树梅如树德,小酬冰质洞玲珑。
注释:
致爽梅:致爽,指崔中书。致爽梅是崔中书后花园种的梅。
鼎实:大鼎(古代盛食物的大锅)的实质。比喻崔中书地位崇高。
华风:繁荣昌盛之风。指崔中书的政绩。
岧峣:高峻。直禁中:直达皇宫之中。
与紫薇花:指和紫色的桂花相配。殿最:在众多花木中居首位。
带黄昏月:指傍晚时分月亮还隐约可见。
玉堂:指朝廷中的官府。踏雪:形容在寒冷的冬天在官衙里行走。司空:官名,这里指崔中书。惯:习惯,指司空崔中书经常在官衙里行走。
金谷:指晋代豪门石崇曾建金谷园的金谷别墅。白首同:指石崇与王恺比富的故事。王恺用糖水浇灌他家园林中的一株珊瑚树,后来珊瑚树被石崇家的白蚁蛀死。
遥想:思念、回想。
树梅如树德:指想念崔中书就像想念树木一样,因为崔中书像树木一样给人带来德行。
小酬:微薄的报答。冰质:像冰一样清白的品质。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描写梅花的傲骨,赞美了崔中书的高洁品格。
第一句“根从鼎实振华风”,意思是说梅花的根是从高贵的地位来的,它有着繁荣昌盛之风。这里的“鼎实”是象征崔中书的地位,而“振华风”则表明崔中书有着繁荣昌盛的功绩。
第二句“春自岧峣直禁中”,意思是说春天的景色是多么的高峻,直达皇宫之中。这里的“岧峣”是形容山峰的高峻,而“直禁中”则表明春天的景色是如此的高峻,以至于可以直达皇宫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崔中书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与紫薇花分殿最”,意思是说梅花和紫薇花一起,都位居榜首。这里的“殿最”是对最高位的形容,而“紫薇花”则是代表其他花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和紫薇花的共同赞美之情。
第四句“带黄昏月尚朦胧”,意思是说傍晚时分的月亮还隐约可见。这里的“黄昏月”是对傍晚时分的月亮的形象描绘,而“朦胧”则表达了月光的朦胧之美。这两句诗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五句“玉堂踏雪司空惯”,意思是说在寒冷的冬天,司空崔中书经常在官衙里行走。这里的“玉堂”是对官衙的美称,而“踏雪”是指行走在寒冷的地面上。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司空崔中书在严寒中仍坚守岗位的精神赞美之情。
第六句“金谷从他白首同”,意思是说王恺用糖水浇灌他家园林中的一株珊瑚树,后来珊瑚树被石崇家的白蚁蛀死。这里的“金谷”是指豪门贵族的住宅,而“白首同”则是形容两位富豪共同度过一生的意思。这两句诗通过比较两人的行为,表达了对崔中书的敬佩之情。
最后两句“遥想树梅如树德,小酬冰质洞玲珑”,意思是说我想崔中书就像树木一样给人带来德行,我的品德如同冰一般清白。这里的“树梅如树德”是对崔中书的赞美,而“小酬冰质洞玲珑”则是形容崔中书的品德高尚,如同冰一般清白,而且玲珑剔透。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崔中书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