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乘何曾换一瓢,羽成玉骨蜕尘嚣。
是非到耳虽无迹,颍水何曾洗得消。
【注释】
万乘:古代帝王的代称,泛指君主或国家。何曾:如何曾经。羽成玉骨:《列子》中说“尧让天下于许由”时,许由不受,于是便骑白鹤而去。后来人们常用“羽成玉骨”来形容隐士超脱尘世的样子。蜕:脱去,变化。是非到耳:听到是非议论。颖水:即颖水,发源于河南登封市西南的箕山之阳,流经颍阳(今安徽阜阳),入淮河。颍水何曾:即颍水不曾洗净。
【赏析】
这首诗以许由的传说为背景,赞美了许由的高洁品格和高尚情操。
“万乘何曾换一瓢”,意思是说,即使拥有万乘之国,又怎能用一瓢水来换呢?这既表明诗人对权势的蔑视,也表现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向往。
“羽成玉骨蜕尘嚣”,意思是说,许由的品行如同玉骨一般洁白,他超然物外,不染尘埃。这里的“羽毛”比喻许由的高洁品质,而“玉骨”则形容他的坚贞不屈。
“是非到耳虽无迹”,意思是说,即使听到了是非议论,也无法在耳边留下痕迹。这里的“是非”指世俗的眼光和议论,而“耳”则是诗人的心灵之窗。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眼光和议论的不屑一顾,以及对内心纯净的追求。
“颍水何曾洗得消”,意思是说,即使颍水能够洗净世间的一切污垢,又有何用呢?这里的“颍水”是古人用来洗涤世俗观念的象征。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观念的不屑和超然。
这首诗通过赞美许由的高洁品质和高尚情操,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眼光和议论的不屑一顾。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于精神自由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