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生玉井何曾见,梨属张公不见分。
安得脆琼莱菔子,蘋洲南畔种残云。

【注】蘋洲莱菔脆甚:蘋洲即苏州,这里用“蘋洲”代称。莱菔,萝卜。

藕生玉井何曾见,梨属张公不见分:藕生于水底,而玉井指井底,所以藕生井底没见过。张公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字。梨属张公不见分:张籍曾任监察御史,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故诗中用“梨属”喻指被贬官。

安得脆琼莱菔子,蘋洲南畔种残云:想得到脆美如玉的莱菔种子,在太湖边上的南畔栽种,将它们种植在一片残云之中。

赏析:此诗以“苹洲”、“莱菔”为题,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蘋洲”,即苏州;“莱菔”,即萝卜,都是作者所喜爱的物产。“脆甚”,是说萝卜的清脆可口,十分好吃。作者用“蘋洲莱菔脆甚”作为开头,既表明了自己喜爱苏州和萝卜的情感,又暗示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中间四句写对友人的思念。“藕生玉井何曾见,梨属张公不见分。”这两句的意思是,藕生长在水底,你却从未曾见过;梨树是张籍所栽,你却从未看见过它长出果实来。这是诗人运用了谐音双关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藕生玉井”暗喻着“藕生玉堂”(玉堂是翰林院),而“藕生玉井何曾见”则是说他的好友张籍(当时担任左拾遗)被贬到玉堂(御史台),他不曾见过。“梨属张公不见分”中的“梨属张公”,是指张籍曾任侍御史、尚书吏部员外郎等职,但都因直言进谏而被贬。所以,诗人在这里用“梨属张公不见分”来表示自己对张籍被贬的同情。

最后两句写自己想要与友人相见的愿望。“安得脆琼莱菔子,蘋洲南畔种残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希望能够得到像玉一样脆美、像琼一样洁白的莱菔种子,在太湖的南畔种植,让它们长满残云。”这里的“苹洲南畔”,是指诗人的家乡苏州。因为苏州有太湖,太湖上生长着很多残云般的荷花,所以诗人用“种残云”来比喻自己要种下莱菔种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官场黑暗和仕途坎坷的感慨。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真挚的感情,让人感受到他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