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滑驴僵噤不嘶,诗穷弗死反穷诗。
华山也是吟疆土,更欲烦君写倒骑。
【注释】
灞桥:在今陕西西安西南,是古时长安东面通往洛阳的要道。风雪:指风和雪。
僵:指驴子冻僵了。噤(yǐn)不嘶:指驴子因寒冷而停止了嘶鸣。
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西,为五岳之一。吟疆土:指在华山之巅吟咏国土。
烦君:麻烦你。写:写作。倒骑:倒骑驴子,意指骑马。
【赏析】
此诗作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诗人在京城任太常丞期间。当时,诗人已五十岁,但仕途不顺,生活坎坷,因此借吟咏华山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首句“桥滑驴僵噤不嘶”,描绘了一幅寒冬腊月中诗人骑着毛驴经过灞桥,大雪纷飞、寒气逼人的场景。桥上雪滑,驴子被冻得僵硬,无法嘶鸣。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烘托出诗人旅途艰辛的氛围。接着,诗人用“诗穷弗死反穷诗”这一转折句来表达自己对诗的执着追求。他认为,即使诗穷,也不会因此而放弃写诗,反而会更加努力地写诗。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远的艺术追求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第三句“华山也是吟疆土”,则是诗人在华山之巅吟咏祖国山河,表达了他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里的“吟疆土”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吟咏,而是暗含着诗人对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守和捍卫之意。
最后一句“更欲烦君写倒骑”,则是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继续为他写诗,甚至愿意自己倒骑驴子,以便更好地创作诗歌。这里的“倒骑”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为了创作而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同时也体现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乐交织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