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遣蒲牢吼夜阑,玉虫剪尽玉脂乾。
高山流水易为赏,求赏此声人独难。
注释:
- 谁遣蒲牢吼夜阑,玉虫剪尽玉脂乾。——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蒲牢在夜里发出怒吼,玉虫被剪得只剩下干枯的身躯。
- 高山流水易为赏,求赏此声人独难。——这句诗表达了对这种声音的喜爱,认为它是一种美的享受,但同时也认为只有少数人能理解和欣赏。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自然之声与人的情感的关系。首先,”谁遣蒲牢吼夜阑”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自然界的声音与人类情感的微妙联系。蒲牢是一种动物,它发出的声音在夜晚尤为明显,而诗人用“谁遣”二字表达了对这种声响的惊讶和好奇。接着,”玉虫剪尽玉脂乾”这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中昆虫的生活状态,它们被剪去了身体的一部分,只剩下干燥的躯壳。这不仅是对昆虫生命力的一种赞美,也暗示了大自然中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高山流水易为赏”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高山与流水是自然界中的常见景观,它们的宁静、和谐与美丽常常令人陶醉。这里的“易为赏”意味着这种美景无需刻意追求或修饰,只需静心欣赏即可领略其真谛。最后,”求赏此声人独难”这一句则转向了对人类情感世界的探索。虽然人们对自然的美景有着无尽的热爱和向往,但对于这种能够触动心灵深处声音的欣赏却并不普遍。这表明,真正能够理解并欣赏大自然声音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声与人的情感的探讨,揭示了生活中一些看似简单却深奥的道理,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珍惜之情,鼓励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