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包打了诸方去,弗向诸方竖点头。
倔强如斯今几个,罗笼不住听渠休。
【注释】:
泼包:泼皮。诸方:各处或各地。弗:不,不向。竖点头:指点头哈腰。倔强如斯今几个:像他这样倔强的还有几个。罗笼不住听渠休:无法制服他,任其自便,听他离去算了。
【赏析】:
此诗为送僧之作。诗人与僧人交往甚深,对僧人的性格、为人及行为举止了如指掌。这首诗写送别僧人时的情景,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僧人的形象,表达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泼包打了诸方去”,泼皮是骂人的话,这里用来比喻僧人。僧人去了很多地方,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弗向诸方竖点头”中的“弗向”,表示否定;“竖起头”是僧人特有的动作。僧人到各地去,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卑躬屈膝,点头哈腰。这两句是说,僧人不会向人讨好奉承,不会像一般世俗之人那样唯唯诺诺,阿谀奉承。
第二句“倔强如斯今几个”,意为:像我这种倔强的人现在有几个?这里的倔强不是固执己见、刚愎自用,而是指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被外界所左右,不为世俗观念所束缚。诗人认为像他这样倔强的人并不多见,因此感到惊讶。
第三句“罗笼不住听渠休”,意为:无法制服他,任其自便,让他离去算了。这里的“罗笼不住”是夸张的说法,意指无法抓住或制服对方,只能听之任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意和赞赏,他认为僧人的品格值得尊敬,他的行为值得效仿。
最后一句“听渠休”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它既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人生应该随遇而安,不要过于执着于名利地位,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追求。同时,这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豁达态度,即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不要轻易放弃,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