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佛亦拜,是魔亦拜。
大胆小心,不妨忒煞。
注释:是佛,也是魔;拜佛,也拜魔。
大胆,小心,不畏惧过分的言行。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宗教或信仰的态度。它表明了一个人可以既崇拜佛又崇拜魔,既可以大胆地行动,也可以小心谨慎。这里的“佛”和“魔”并不是真正的佛教中的佛陀和魔鬼,而是一种比喻,指的是世间的各种事物,包括宗教信仰。这种态度反映出诗人对世界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他认为,无论是什么,只要符合自己的原则,都是可以接受的。
是佛亦拜,是魔亦拜。
大胆小心,不妨忒煞。
注释:是佛,也是魔;拜佛,也拜魔。
大胆,小心,不畏惧过分的言行。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宗教或信仰的态度。它表明了一个人可以既崇拜佛又崇拜魔,既可以大胆地行动,也可以小心谨慎。这里的“佛”和“魔”并不是真正的佛教中的佛陀和魔鬼,而是一种比喻,指的是世间的各种事物,包括宗教信仰。这种态度反映出诗人对世界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他认为,无论是什么,只要符合自己的原则,都是可以接受的。
【注释】 1. 伽黎:即迦叶,佛教四大比丘之一。 2. 不舍夜旦:形容勤奋不懈。 3. 革履梏足:穿着皮靴而感到脚下有束缚。 4. 炎熇不跣(xiǎn):在炎热的夏天也赤脚而行。 5. 迹迩世相:指行为接近于世俗之相。 6. 不动不退:指不为外界所动摇,不随波逐流。 7. 玄奥:深奥玄妙。 8. 四辩涌兮澜翻:四种辩论像泉水一样汹涌澎湃。 9. 四筵拥兮冰泮(pàn):四面围起的宴席上冰块消融。
荷屋常不轻画像赞 【注释】 荷(hè):荷花。 为(wéi):当作。 屋:这里指画。 馨:芳香。 茝(chǎi):香草,这里指佩兰。 贮粻(zhù niào):用草编的袋子盛装。 熏:以……为燃料。 石林:山名,在今安徽歙县。 书传:古代的书籍、文献。 瀹(yuè):烹煮。 太华: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 玉井:井名,在今陕西户县西南,相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濯(zhuó):洗涤。 烟火气
【注释】 1. 台宗杰:指僧人台宗杰。首座:寺院中的主持僧,相当于方丈。 2. 性具染指:本性就像手指沾有颜料一样。 3. 鼎味咸在:味道如同鼎中的味道一样浓郁。 4. 容膝归休:指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 5. 日用三昧:日常生活的修行方法。 6. 不动口,不饶舌:说话谨慎,不做无谓的争论。 7. 人无闻闻:指人们不知道。 8. 吾无说说:我不说话。 9. 翻嗟普眼:感叹普眼没有见到普贤菩萨。
义鉴堂画像赞 魁梧轩昂,耿介孤洁。 大珠缟夜,轻云拂月。 作成泼天问端来前,只似钉头难于敲折。 东山发源,双峰卷衣。 把大苏狂澜,障而东之。 微此老孙子,己而已而。 注释: 1. 魁梧轩昂:形容身材高大,气度不凡,轩昂指的是高耸的样子。 2. 耿介孤洁:意为正直廉洁,不屈不挠。 3. 大珠缟夜,轻云拂月:以大珠比喻人物的才华或品质,缟夜暗指夜晚,轻云拂月则形容其才德超群,如轻云般柔和
【注释】 ①毛锥:指毛笔。②壮夫不为:大丈夫不做(此处应作“不与”)。③置书学剑,弓号马嘶:放笔学习剑法和武艺,弓弦响动马儿嘶叫。④楼兰:古代西域国名。⑤夫何自欺:为什么欺骗自己呢?⑥堂堂梁山,襟利带夔:威武的梁山,像带子一般地系在腰间。⑦帝轸遐方:皇帝的忧虑远及远方。⑧详延瑰琦:详细选拔奇材异能之士。⑨良马素丝,组以五之:好马配上白丝绸,编成五色丝巾。⑩任以抚绥:任命他安抚百姓。⑪恩斯勤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心部根本,身严杂华。 - 注释:这里指的是人的心灵是最根本的,而外在的行为举止要端庄有礼。 - 译文:人的内心是最重要的,而外在的行为需要端庄有礼。 2. 赤象青牛,跨竺越华。 - 注释:赤象代表火元素,青牛代表木元素。跨竺越华,意味着跨越不同的元素领域,象征灵活运用五行之力。 - 译文:赤象象征火,青牛象征木。跨越不同元素领域,象征着灵活运用五行之力。 3.
这是一首赞美堂讲师画像的诗。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岩岩指堂,破尘出经。 注释:指堂,即堂屋,是古代学习的地方;破尘出经,意思是突破尘埃,走出经书。 2. 惟其能然,曰聪慧人。 注释:能够突破尘埃,走出经书,这样的人被称为聪慧之人。 3. 堤圆顿之颓澜,会中下于通津。 注释:堤,这里指的是堤坝,用来阻止水流;颓澜,形容水流的波涛;会中下于通津,意思是在中间低洼的地方,比通达的河流还要低。
【注释】 絷空云带:系缚天空的云朵。补太虚缝:弥补宇宙的虚空。公:指佛教中的菩萨。与众共:和众生共享。卷:卷起。大千舌于洋屿云门:把大千世界的舌头(比喻佛法)卷起放在洋屿、云门等地。不与摩竭同条:不和摩耶一样。摩竭,梵语“摩竭”的译音,意指摩耶夫人,是印度神话中创造人类的神。摩耶即摩耶夫人。不与摩竭同条,意即不是与摩耶夫人一样的神。袖掷大千手于梅州衡阳:把大千世界的手(比喻佛法)抛到梅州
【赏析】 本诗为元代诗人杨载的《题画》。此诗前两句写画,后三句评画。 “孤云画像赞”,这是全诗的总纲和主旨。“孤云”即孤鹤,是诗人自比。“画像赞”即作画赞词或书丹(在竹帛上刻字)文。诗人以孤云自比,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与体认。 “闲如云,寄寥邈。”这两句写画中之云。“闲如云”,写云的悠闲、自在;“寄寥邈”写云之飘逸、超脱。这两句是说:画中的云像极了闲适自在的云,它飘荡于空旷辽远的天空
强斋高使君,亲手金书写经赞。 纸蓝蘸水墨,碎金作字如画中。 去除纸上字与纸,经书究竟有何似? 称此诸经即纸与金,续父遗志写佛经。 延续父志写佛经,表达佛语心之深意。 只有佛语心,如同父亲遗志。 一笔画中有无尽义,文字可尽,意义无穷。 欲了解其源头,冥思去来相。 强斋大士年逾八十,目力明亮,书写蝇头小字。 一蝇头小字,分可为二,微尘之毛太华美,巨细皆宜。 佛神之力,初时不为难,故能顺利完成。
【注释】 偈颂:佛教经文中的颂词,是佛经中的诗歌。这里指佛门中人的言辞。 瞿昙:梵文音译“迦叶”,意为释迦牟尼,即古印度人。 舌头:比喻语言、言辞。 众会:佛教徒集会。 眼睛:比喻观察、认识事物的眼睛。 头头物物:形容说话做事头绪多,面面俱到。 刹刹(shà):佛家语,指世间万物。 尘尘:尘世、世俗。 自瞒犹自可:自己骗自己也是可以的。 最苦是瞒人:欺骗别人是最痛苦的。 【赏析】
跛跛挈挈,百丑千拙。 这是一首描绘人外貌与能力的诗作。“跛跛挈挈”,意指身体有残疾的人,行动不便。“百丑千拙”,则形容这个人外表丑陋、笨拙。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那些外表和能力都不尽如人意的人的批评和讥讽。 斗诸方胜,胜诸方劣。 这是第二句,也是整首诗的核心。“斗诸方胜”,意即在不同的领域里,他都能取得胜利。而“胜诸方劣”,则意味着在其他方面,他却不如别人。这里的“方”字
释义: 心中闪耀着明亮的光辉,色彩斑斓的世界却只是虚幻。 不要把那璀璨的银光世界误认为是真实的城市。 注释: 晃晃:明亮。心目即心间,指内心。昭昭:明亮。指心中的光亮。居色尘:指色彩缤纷的世界是虚幻的。莫将:不要。银世界:指璀璨的银河或灿烂的光彩。假银城:指虚假的世界。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借“心”和“目”,明喻人的心灵和眼睛的功能。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人们盲目追求名利、追逐虚名的讽刺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四十六目前机,摩竭令。 无法商量,一印印定。 注释: - 目前机(当前的机会):指现在的情况或时机。 - 摩竭令(Moji):一种古代的印章,形状像鸟嘴,用于封印。 - 无法商量:表示没有办法进行讨论或协商。 - 一印印定:用一枚印章确定事情的结果或决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当前情况无能为力、只能接受命运安排的态度。诗中通过“目前机”和“摩竭令”这两个关键词
诗名:《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四十七》 译文 田地稳密,关窍玲珑。识得无寒暑处,任他寒暑相攻,个里同途辙不同。 注释 - 田地稳密:田地如同稳固的密林,难以找到入口或出口。 - 关窍玲珑:指事物的关键部分非常精致和清晰。 - 无寒暑处: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冷静和从容。 - 任他寒暑相攻:面对外界的变化和攻击,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 个里同途辙不同
注释:这首诗的大意是:佛真法身,即使死去也无所谓。自己买酒喝,自己抱着磁瓶。穿上衣服成为主人。 赏析:诗中的“佛真法身”,是指佛教中的一种境界,即真正的佛法,不受一切生死苦乐的影响。诗人在这里用“抵死谩生”来形容这种境界的超脱和淡泊,表示即使是死亡也无所谓,这是一种极高的修行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自沽村酒,自把磁瓶。却着衫来作主人”,则描绘了诗人在饮酒时的情景。诗人自己买来酒喝,自己抱着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