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横说竖说,不曾动舌。
鲁祖见僧面壁,自纳败阙。
净慈败缺,钉橛向空,熨斗煎茶铫不同。

这首诗是宋代释慧空的《偈颂一百三十三首》中的第127首。这首诗通过牛头、鲁祖和净慈三个形象来比喻僧人的言行,表达了作者对僧人行为的批判和批评。

“牛头横说竖说,不曾动舌”这句诗描述了牛头和尚的行为。他虽然说话了很多,但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就像舌头一样不动。这里的“牛头横说竖说”,形容了牛头和尚说话时的态度,既没有条理也没有深度。而“不曾动舌”,则是指他并不善于言辞,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鲁祖见僧面壁,自纳败阙”。这句诗描述了鲁祖见到牛头和尚后的反应。他看到牛头和尚面壁,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这里的“自纳败阙”,是指鲁祖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而不是像其他一些人那样逃避责任。

“净慈败缺,钉橛向空,熨斗煎茶铫不同”。这句诗描述了净慈和尚的情况。他因为犯了错误而感到羞愧,甚至愿意用钉子将自己钉在墙上以示悔改。这里的“钉橛向空”形象地描绘了净慈和尚的自我反省和自责。而他的做法与其他人完全不同,因为他选择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错误。

这首诗通过对牛头和尚、鲁祖和尚和净慈和尚的形象和行为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僧人行为的批判和批评。他认为僧人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而不应该像牛头和尚那样横说竖说而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应该像鲁祖和尚那样面对错误而逃避责任;更不应该像净慈和尚那样为了自我反省而采取极端的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