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木履,手指虚空。
法华三昧,舌本玲珑。
连书十三,如虫蚀木。
引得一类邪徒,至今胡卜乱卜。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脚踏木履:此句描绘了诗人在行动时穿着木制鞋子的情景。这里的“木履”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轻便的木鞋,通常用来行走或在草地上行走时增加稳定性。
    译文:脚踩木履行

  2. 手指虚空:描述了诗人用手指触碰虚空的动作,这可能象征着对佛法的探索或冥想。在这里,“虚空”指代佛学中的“无我”,即超越物质世界的范畴。
    译文:手指虚空,象征无我

  3. 法华三昧:法华三昧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状态,强调通过禅定和观想来达到一种深深的冥想状态。这里的“法华”是对《法华经》的一种引用,而“三昧”意味着一种专注和入定的状态。
    译文:法华三昧

  4. 舌本玲珑:这里的“舌本”指的是舌头,而“玲珑”形容其非常精致、灵动。在佛教中,修行者常常通过观照自己的呼吸(即舌头的运动)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晰。
    译文:舌本玲珑,意指观照内心

  5. 连书十三:此处可能是描述诗人连续书写了多首诗作,每一首都包含了深奥的道理或教诲,如十三本书一般丰富。
    译文:连书十三,比喻多篇作品

  6. 如虫蚀木:这句话用“虫蚀木”的形象比喻,意味着这些教诲如同虫子啃食木头一样,逐渐深入到人的内心,改变了人们的思想。
    译文:如虫蚀木,比喻深刻影响

  7. 引得一类邪徒,至今胡卜乱卜:这句话批评那些没有理解教义的真正含义,只是盲目跟随的人。在这里,“胡卜”(占卜)可能是指迷信的行为,而“乱卜”(随意猜测)则表示这些人对于宗教的误解或误用。
    译文:引得一类邪徒,至今胡卜乱卜,指盲目信仰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表达。从简单的生活动作到深入的心灵体验,再到对盲目信仰的批评,诗人巧妙地将哲学思考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