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成橘,江北成枳。
还有优劣也无,具眼者辨取。

【注释】

  1. 江南成橘:在南方可以种植柑橘。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
  2. 江北成枳:在北方可以种植枳。江北,泛指黄河以北地区。
  3. 还有优劣也无:还有没有好的和坏的呢。
  4. 具眼者:有识见的人。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以江南的柑橘和江北的枳为比喻对象,说明事物的好坏并不在于它的地理位置或生长环境,而在于人的见识与鉴别。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哲学观点,即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认识,而不是取决于它的位置或生长环境。
    首句“江南成橘,江北成枳”是总起,表明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只要有适宜的生长条件,都可以长出好的果实。次句“还有优劣也无”则转入主题,指出事物的好坏并不仅由其生长环境决定。这里的“还有”意味着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其他的情况存在。“优劣也无”则是说好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因为事物的好坏往往是相对的。
    第三句“具眼者辨取”,进一步阐述前两句的观点。这里的“具眼者”指的是具有洞察力的人,他们能够识别好坏、分辨优劣。“辨取”则是辨别和选择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只有那些有识见的人才能够辨别事物的好坏,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一句“江南成橘,江北成枳”是全诗的总结,再次强调了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认识。这里的“江南成橘,江北成枳”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也是对整首诗的概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