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正脉,不绝如线。
睡虎去无踪,一斑今复见。

【注释】偈:梵语的音译,即佛经中的偶颂。东山: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正脉:指山脉的主干。睡虎:形容凶猛之兽。去无踪:老虎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斑今复见:比喻事物的表象消失了而本质仍存在。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两句描写了庐山的地理特征——东山的脉线像细丝一样,但“虎已入林”,故其“踪迹”已经消逝;后两句写庐山的山景,“一斑”喻指庐山的一部分,意谓虽然庐山大部分已不见,但仍有一小部分仍然显露出庐山真面目。全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贬谪期间对庐山美景的赞美,同时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及赏析:

  1. “东山正脉,不绝如线”
  • 注释:指的是庐山东面的山脉,它的脉络清晰可见,就像一根细细的线一样贯穿始终。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庐山地形的连贯性和连续性,通过将山脉比作细线,形象地表现了其连绵不断的特点。
  1. “睡虎去无踪,一斑今复见”
  • 注释:原本沉睡的猛虎现在不见了踪影,只有一小部分地方又重现了它的影子。
  • 赏析:这里用“睡虎”比喻那些曾使人们敬畏或恐惧的力量或人物的消失,而“一斑”则指代那些依然存在的部分。这两句话合起来意味着曾经令人敬畏的强大力量已经减弱,但仍然存在的部分仍然让人感受到其影响力。

综合分析: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地形特点的形象比喻,以及对历史人物或现象的隐喻性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无常、盛衰更替的感慨。通过这些富有哲理的诗句,诗人传递了对自然美和历史变迁的尊重与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