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虽则无能,要与花药相见。
十七十八,证龟成鳖。
十九二十,半夜泼墨。
直须枯木生花,胡饼出汁。
【注释】
灵隐:指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无能:没有能力。要与花药相见:要和花草树木相会。花药:即花草树木。十七十八,证龟成鳖:比喻修行到十七、八岁,就能成为佛祖。证龟成鳖:佛家语,指悟道的人。十九二十,半夜泼墨:指修行至十九、二十,能半夜在纸上作画。半夜泼墨:佛教语,指悟道之人。
直须枯木生花,胡饼出汁:直须:只要;枯木生花:比喻觉悟之深,如枯木逢春而发新芽。胡饼出汁:佛家语,比喻悟道之深,如同胡饼(面食类食品)里冒出了汁水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偈颂是一种韵文体裁,是佛教僧侣用以宣示教义或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诵经形式。它由若干句组成,每一句都是一颂,合起来构成一个长篇大套的诵经文,称为“偈”。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表达了佛教中悟道的过程,强调了修炼者在修行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最终达到悟道的艰辛过程。全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体现了佛教禅宗对于悟道的理解和追求。
首句“灵隐虽则无能”,直接点明了灵隐寺的地位和修行者的地位,暗示了修行者在灵隐寺修行的过程中,虽然不能与花草树木相会,但仍然要与它们相依相伴,共同修行。这既是对灵隐寺修行环境的描绘,也是对修行过程的一种概括。
第二句“要与花药相见”,进一步描述了修行者在灵隐寺修行时的生活状态。修行者需要与花草树木相会,通过与它们的互动来净化心灵,提升自己的修为。这既是对修行者日常生活的描写,也是对修行过程的一种深化。
第三四五六七句分别描述了修行者的修行阶段以及悟道的过程。这些句子都用了佛教语,如“十七十八,证龟成鳖”、“十九二十,半夜泼墨”等,都是佛教禅宗中的常用表述方式,旨在表达修行者在不同阶段的修行成果和悟道境界。
最后两句“直须枯木生花,胡饼出汁”则是对整个修行过程的总结和提炼。这句话意味着只要修行者能够坚持修行,最终就能够像枯木逢春而发新芽一样,实现心灵的升华;也能够像胡饼里挤出汁水一样,将悟道的境界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这是对整个修行过程的总结和提炼,也是对修行者的期望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