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物,黑似漆,亘古今,无人识。
却被秋虫知,唧唧空叹息。
而今拈出普请看,分文不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逐句分析。
①第一句中“黑似漆”是形容该物的颜色,黑色,与下句“空叹息”形成反衬,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闻之物的感慨。
②第二句中的“唧唧”,是拟声词,用来形容秋虫的声音,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
③第三句“分文不直”,是说这件无闻之物毫无价值,作者用这个词语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黑暗面。
④第四句是说现在拿出来让大家看,但一点报酬也不要。作者在这里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此现象的不满。
⑤第五句中的“普请”,即普遍邀请,这里指让大家都来欣赏。
⑥最后两句是说现在把它拿出来让大家看,不要报酬。作者在这里用“而今”一词表示时间的推移,强调了这种无闻之事在今天依然存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
⑦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有一物,黑似漆”,以颜色之黑比喻其无声无息,没有声音;颔联写“却被秋虫知,唧唧空叹息”,秋虫知道它的价值,却发出叹息,表达了秋虫对这种无闻之物的惋惜之情;颈联写“而今拈出普请看,分文不直”,现在把它拿出来大家看看,不要一分钱报酬,体现了作者对此现象的愤慨之情;尾联写“普请”,即普遍邀请,这里指让大家都来欣赏,表达了诗人希望大众共同关注此现象的愿望。
【答案】
①一物色如墨,无人识(一物:指那无闻的东西,黑得发紫,像黑色的漆一样);②唧唧秋虫语,空自叹(唧唧:拟声词,形容虫子鸣叫的声音)
③今将此物呈,分文不受(呈:呈现,指把这东西拿出去让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