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牛斗入海门关,直到如今万象闲。
百鸟不来春自老,柴门依旧向东山。
泥牛斗入海门关,直到如今万象闲。
百鸟不来春自老,柴门依旧向东山。
【注释】
- 泥牛:指泥塑的牛,通常在古代战争中被用作运输工具或战争标志。
- 斗:争斗,此处比喻争斗。
- 海门关:古代边防重要关卡之一,位于今江苏南通附近长江口。
- 万象闲:万事万物都闲适、安宁。
- 春自老:春天自然地流逝,无需人为干预。
- 柴门:用树木和草搭建的简陋门扉,常用来形容简朴的生活或者隐居的生活状态。
- 东山:即今天的江苏省南通市东山镇,是释普济可能的居住之地。
【赏析】
释普济的《西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泥牛斗入海门关”,运用泥牛这一生动形象,暗示着战火纷扰的历史痕迹尚未完全消退,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直到如今万象闲”,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中自然与万物的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
诗中的“百鸟不来春自老”与“柴门依旧向东山”,进一步体现了释普济所追求的隐逸生活哲学。他认为,真正的隐士不在于逃避世俗,而在于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当中,也反映了宋代文人普遍的生活理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情的笔触,展现了释普济对自然、历史与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简朴、平静生活的无限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及其精神世界,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美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