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呆郎欲决疑,瞿昙嚼饭喂婴儿。
若教知有衲僧事,终不人前鼓口皮。
诗句释义:
- 圆觉会:圆觉,佛教术语,指觉悟的意思。会,集会或聚会。这里的圆觉会可能是指某种佛教集会或活动。
- 十二呆郎欲决疑:十二呆郎,可能是对某个人或群体的戏称,意指他们像“呆”一样困惑、迷茫,无法解决自己的疑惑。决疑,解决疑惑。这里表达了他们对某一问题或困境的困扰和求解。
- 瞿昙嚼饭喂婴儿:瞿昙,梵文的音译,意为释迦牟尼佛,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嚼饭喂婴儿,比喻佛陀在传播佛法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就像嚼碎食物后喂给婴儿一样。这里强调了佛陀的慈悲与智慧,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慈悲来教化众生。
- 若教知有衲僧事:衲僧,是对僧人的一种称呼,意指穿着和尚衣服的人。若教,假如。这里表示如果人们知道僧人的生活和修行,就会明白他们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 终不人前鼓口皮:鼓口皮,形容人说话时夸大其词、装模作样的样子。这里意味着如果人们不了解僧人的真实生活,就会对他们进行无谓的指责和批评,这是不应该的。诗人以此表达了对那些不了解僧人真实生活的人的态度。
译文:
十二个呆头呆脑的人想要解决问题,却如同瞿昙嚼饭喂婴儿一般。如果他们知道僧人的真正事情,那么他们就不会轻易地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
赏析:
这首诗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一些人在面对问题时的无知和傲慢,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了解和尊重僧人生活的人们的赞赏。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教育和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