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是佛佛即心,心佛元同亘古今。
觉悟古今心是佛,不须向外别追寻。
【注释】
觉心禅:禅宗的修道者。
炷香请益求诗迅笔:指日本僧人来中国求法,向禅师求教诗歌创作。迅笔:速笔,即迅速挥笔。
迅赠:即迅笔所书。
【赏析】
这首诗是日本禅宗僧侣觉心禅人远来中国,向禅师求教诗歌创作,诗人迅笔所书,以答谢他的请求。
首联“心即是佛,佛即心”,是说心就是佛,佛也在心里;心和佛,本来是一个东西,没有什么分别。这是从佛教的观点出发,对“万法本源”的解释,强调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颔联“觉悟古今心是佛,不须向外别追寻”,是从唯物观点出发,对“万法本源”的解释。这里强调了客观世界的作用。
尾联“万法皆空,唯有真心不可得”。这是全诗的中心论点。“万法”指一切现象和事物,包括佛教所说的色、声、香、味、触、法(即六尘)和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万法”在这里是指一切现象和事物。“皆空”,是佛教用语,意思是一切都没有自性,都是虚幻不实的。“真心”指人的本性或本心。“唯有”是只有的意思,表示唯一无二。“不可得”是不可得到的。“万法空”,即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空的。“真心”,也就是人的本性或者本心,它是真实的、永恒的、不变的。它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而是超越了物质与精神的。“唯有真心不可得”,意思是只有真心才是真实存在的,其他一切都不真实,不可得。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深远,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作者在肯定禅宗“心即是佛,佛即心”的前提下,又指出万法都是假的,但真心却是真实存在的,不可得的。这是对禅宗思想的发展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