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不生,虚空不灭。
证得虚空,虚空不别。

【注释】

辞世偈:指佛教中修行者对死亡的颂词。

虚空:佛教语,指一切法皆无自性,空而无体,故称“虚空”。

不生:指虚空是永恒存在的。

不灭:指虚空是没有形体的。

证得:指通过修行悟到真谛。

虚空不别:意谓通过修行而悟道,即达到“真空”的境界,这时的“虚空”已不同于常人所理解的虚无缥缈的“虚空”境界。

【译文】
世间万物都是从虚空而来,又归于虚空;
只有当人们证得虚空,才能看到虚空的本质。

【赏析】
此诗是佛教中的一首颂文,旨在表达一种超越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境界的哲学思想。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指出了世间万物都源于虚空,然后又归于虚空,这实际上是对宇宙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规律进行了总结。
诗人强调了只有通过修行,才能真正认识到虚空的本质。这里的“虚空不别”四字,揭示了修行者在领悟到虚空真谛后,已经超越了常人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他们不再将世界视为一个个独立的存在,而是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这种观念正是禅宗所倡导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虚空的描绘和颂词的形式,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它鼓励人们通过修行来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