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处何如答处亲,几人于此眼生筋。
兄呼弟应扬家丑,不属阴阳别是春。
【注释】
问处:问及到的地方,这里指问到的人家。答处:回答的地方,这里指答到的人。眼生筋:眼睛长出了老茧。指长时间做某件事。扬家丑:张扬自己的短处。
不属:不属于。别是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意谓不同于其他春天的景象。
【赏析】
《颂古四十八首》,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写来,一问一答,一唱一和,语言平易浅显,通俗易懂,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两句成对,形式整齐,韵律和谐。诗中通过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真善、真理的向往之情。
“问处何如答处亲”,这是一首咏史诗,借问答的形式表达出作者对世间人情冷暖的感慨。诗人问:“问到的地方与被问到的人亲疏关系如何?”答曰:“亲如手足。” 这两句诗,把人情冷暖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把人间世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几人于此眼生筋”,这是第二联的延伸。诗人问:“有多少人因为长时间做某事而眼生老茧?”答曰:“眼生筋者,眼生老茧者也。” 这里的“眼生”二字,既写出了“筋”(指人的手)因经常劳作而变得粗糙,也写出了人的手指因经常劳作而生老茧。这两句诗,用词精炼,含义深刻,把人情冷暖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兄呼弟应扬家丑”,这是第三联的延续。诗人问:“当家人呼唤时,弟弟们会应声而出吗?”答曰:“会应声而出。” 这里的“扬家丑”指的是张扬自己的短处,而“应声而出”则是指听到召唤后立即应答。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兄弟情深,又揭示了人性之善恶。
“不属阴阳别是春”,这是第四联的延伸。诗人问:“这种情感不属于阴阳之道吗?”答曰:“非也。” 这里的“阴阳”指的是天地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而“别是春”则是指不同于其他春天的景象。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人生百态、世事无常,又揭示了人生哲理,使人深思。
这首诗通过对问答的形式和对人情冷暖、人性善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真情、真善、真理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