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知雪意,祇向夜中来。
光逼鸡窗晓,寒催蝶梦回。
开门思煮茗,摇树怕伤梅。
高处偏多积,因高却易隤。
【注释】
腊雪:腊月的雪。腊月,农历十二月。
知:了解。
祇:只是、仅。
光逼鸡窗晓:月光射入窗户,使室内显得光亮。
寒催蝶梦回:寒冷迫使蝴蝶梦醒。
摇树怕伤梅:担心把梅花摇动后冻坏它。
高处偏多积:高处积雪多。
因高却易隤:因为高处所以容易坍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写诗人对冬夜雪景的喜爱,颔联写诗人对雪中生活的惬意与舒适,颈联写诗人对雪中景色的欣赏,尾联写诗人对雪中生活的感受和体悟。
首联“知雪意,祇向夜中来”,写出了诗人对雪的理解:雪是大自然的精灵,它只在夜幕降临时才悄然来临。诗人以“知”字开头,表达了他对雪的熟悉和喜爱之情。诗人认为雪是一种美好的事物,他渴望在夜晚与雪相遇,感受它的美丽。
颔联“光逼鸡窗晓,寒催蝶梦回”,描写了诗人在雪夜中的所见所感。诗人说,当月光照射进自己的窗户时,室内变得明亮起来;当寒气袭来时,蝴蝶也被迫从梦中醒来。这两句诗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冬夜雪景的独特感受。诗人用“光逼”、“寒催”等词语描绘出夜晚的寒冷与寂静,使人感到一股冷气扑面而来。同时,蝴蝶的惊醒也暗示了冬天的到来。
颈联“开门思煮茗,摇树怕伤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雪夜的生活情景。诗人打开门去煮茶,但又怕不小心碰倒梅树;他摇动树枝怕伤到树上的梅花。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在雪夜中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诗人喜欢在雪中品茶,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他还担心不小心会伤害到梅树或梅花。这些细节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尾联“高处偏多积,因高却易隤”,总结了诗人对雪的感受和体会。诗人发现无论是高处还是低处,积雪都很多。而由于高处容易坍塌,所以诗人认为高处的积雪更容易导致建筑物的破坏。这一总结句揭示了诗人对雪中生活安全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这首诗通过对雪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雪中生活的独特体验。诗人用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雪景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诗歌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关注,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