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吹浪雪霏霏,更着青山倚落晖。
一幅风帆到烟寺,十年尘土愧征衣。
渔家蓑笠应堪换,老宿瓶盂未可依。
回首谢公楼上去,池塘春草昔人非。
次吕教授游江心韵
鱼龙吹浪雪霏霏,更着青山倚落晖。
一幅风帆到烟寺,十年尘土愧征衣。
渔家蓑笠应堪换,老宿瓶盂未可依。
回首谢公楼上去,池塘春草昔人非。
【注释】
次:跟随、追随。吕教授:即吕本中(公元1084—1145),字居仁,一字师说,号东莱先生,又号紫岩,世称紫岩先生。南宋文学家、史学家。
鱼龙:指江上泛舟的船只。
吹浪:波浪冲击。雪霏霏:雪花纷纷飘落。
更着:再加上、又加上。
青山倚落晖: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秀丽。
幅:量词,指一长条或一整幅。
风帆:指船帆。
僧寺:指寺庙里的和尚。
蓑笠:蓑草做成的斗笠。
老宿:年岁已高的和尚。
瓶盂:盛酒器和碗。
谢公楼:谢安故居的楼,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
【赏析】
这首诗是次吕教授游览江心时所吟咏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江山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首联“鱼龙吹浪雪霏霏,更着青山倚落晖。”描绘了一幅江心的美丽景色:鱼龙在波涛中穿梭,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远处的青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更加绚丽夺目。这里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色描绘得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颔联“一幅风帆到烟寺,十年尘土愧征衣。”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与反思:眼前的美景与过去的艰苦岁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曾经为国出使的人如今却穿着尘土满身的衣服,与这美景格格不入。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颈联“渔家蓑笠应堪换,老宿瓶盂未可依。”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那些捕鱼的渔民们应该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好的装备来应对捕鱼的需求;而一些年迈的僧人也应该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尊重。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抱怨,又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
尾联“回首谢公楼上去,池塘春草昔人非。”则是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站在高处回望过去,想起了谢安当年在这里登高望远的情景;如今池边的春草已经换了主人,昔日的人物也已经离去。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又体现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叹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回忆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