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踏破几芒鞋,山色湖光识再来。
鱼鸟散时浮鼓吹,烟云缺处见楼台。
白绵飞尽苏公柳,青豆初尝处士梅。
小立东风争渡急,句中无地着尘埃。

【注】湖上:指杭州西湖。苏公:苏轼,北宋文学家、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黄庭坚并称“双壁”;处士梅:指梅花。

译文:

五年来踏破了多少芒鞋,但山色和湖光却能识得再来的我。

鱼鸟散尽时浮出吹奏乐器,烟云缺处露出楼台轮廓。

白绵飞尽的柳絮已飘散,青豆初尝的梅花尚未盛开。

微风轻拂东风急驶,句中无处着尘埃。

【赏析】

此诗作于元祐元年(1086),当时作者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遭排斥贬居黄州。诗人面对湖光山色,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湖上》。

首联“五年踏破几芒鞋,山色湖光识再来”,写诗人在西湖上的所见所感。诗人以“五”字概括自己在此居住的时间之长,以“踏破”二字表现自己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山色”、“湖光”是这首诗描写的对象,也是诗人情感流露的背景,诗人在这里用“山色”、“湖光”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自己的归隐之意。

颔联“鱼鸟散时浮鼓吹,烟云缺处见楼台”,写诗人在西湖上听到的音乐和看到的景象。诗人在这里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写出了西湖的美景。

颈联“白绵飞尽苏公柳,青豆初尝处士梅”,写诗人在西湖边见到的美景。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白绵飞尽的柳絮比作苏公柳,将青豆初尝的梅花比作处士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西湖的美景。

尾联“小立东风争渡急,句中无地着尘埃”,写诗人在西湖边的所见所感。诗人以“小立”二字表明了自己的心境,以“东风争渡急”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激动之情,以“句中无地着尘埃”表明了自己的心境。诗人在这里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自己在西湖边上的心情变化,也表达了自己的归隐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