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根底种灵丹,开处凡花比亦难。
胜赏莫嫌僧院僻,久长留到子孙看。
有时垂泪伤多雨,未肯扶头怯晓寒。
自笑色空俱照了,也来随例并阑干。
注释:
谁将根底种灵丹,开处凡花比亦难。
胜赏莫嫌僧院僻,久长留到子孙看。
有时垂泪伤多雨,未肯扶头怯晓寒。
自笑色空俱照了,也来随例并阑干。
赏析:
《庵中牡丹》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牡丹寄托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牡丹的高贵、艳丽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谁将根底种灵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是谁把牡丹的根和茎种在了灵丹之中呢?这里的“灵丹”指的是道家所说的仙丹,象征着富贵长寿。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珍视之情,认为它能带来富贵和长寿。
“开处凡花比亦难”,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牡丹绽放的时候,其他的花朵都显得不如它美丽。这里的“凡花”指的是其他普通的花朵,它们无法与牡丹相比。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认为它在开花时的美丽无人能比。
接下来的四句是对牡丹的进一步描绘。”胜赏莫嫌僧院僻”,意为:最好的观赏之地就是寺庙的偏僻之处,因为那里可以更好地欣赏牡丹的美丽。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之情,愿意在寺庙的偏僻之处欣赏牡丹。
“久长留到子孙看”,意为:希望牡丹能够长久地留在子孙们的视野中。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牡丹的期待之情,希望能够让牡丹的美丽永远传承下去。
“有时垂泪伤多雨,未肯扶头怯晓寒”,意为:有时我会因为多雨而哭泣,不敢在清晨的寒冷中起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无奈和感慨之情。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自笑色空俱照了,也来随例并阑干”,意在说,尽管我笑我的牡丹花色空空如也,但我也来按照规矩一起倚靠在栏杆上欣赏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即使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也要乐观向上,享受生活。
《庵中牡丹》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咏物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深深喜爱以及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