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泊晚橹咿哑,飘洒随风整复斜。
照夜初疑篷背月,隔溪遥认树头花。
村深浦远人迷路,苇折荷倾雁著沙。
渔父披蓑归去后,带烟茅屋两三家。
舟中雪
扁舟泊晚橹咿哑,飘洒随风整复斜。
照夜初疑篷背月,隔溪遥认树头花。
村深浦远人迷路,苇折荷倾雁著沙。
渔父披蓑归去后,带烟茅屋两三家。
注释:
- 扁舟泊晚橹咿哑:小船停泊在晚上,船桨发出咿哑声。扁舟,小船。泊,停泊。橹,船桨。咿哑,声音象低语。
- 飘洒随风整复斜:雪花飘洒,随风轻轻摇曳,时而直上,时而倾斜。飘洒,飘落。随风,随风而动。整复斜,来回摇摆。
- 照夜初疑篷背月:夜晚的月光照在船篷上,起初让人怀疑是月亮的影子。照夜,夜晚的月光。初疑,初次怀疑。篷背,船篷后面。
- 隔溪遥认树头花:隔着小溪远望,可以辨认出树上的花朵,因为树叶挡住了月光。隔溪,隔着小溪。遥认,远远辨认。树头,树枝上面。
- 村深浦远人迷路:村庄离得很远,江边也很偏僻,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村深,村庄离得很远。浦远,江边离得很远。
- 苇折荷倾雁著沙:芦苇折断,荷叶倾倒,大雁落在沙滩上。苇折,芦苇折断。荷倾,荷叶倾倒。著,落下。沙,沙子。
- 渔父披蓑归去后:渔夫披着蓑衣回家以后。渔父,捕鱼的人。披蓑,披着蓑衣。归去,回家。
- 带烟茅屋两三家:烟雾笼罩下的茅草屋有两三座。带烟,烟雾缭绕。茅屋,茅草房。两三家,两三户人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雪花飘洒、月光照亮、芦荻折断、荷叶倾倒等自然景观,以及渔夫回家后的情景。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如“飘洒”、“随风”、“整复斜”、“照夜”、“隔溪”、“遥认”、“村深”、“浦远”、“苇折”、“荷倾”、“雁著”等,形象地描绘出了雪景的动态美和静态美。此外,诗中的“渔父披蓑归去后”一句,不仅描绘了渔夫回家的情景,也传达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同情和理解。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