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烟和露湿秋光,幽鸟声声在翠篁。
世事又随明日别,菊花只作去年香。
风前落帽人千古,云外惊寒雁一行。
脱木萧疏砧杵急,倚筇无语到斜阳。

诗句释义

  • 九日:在农历九月九日,古代习俗有重阳节登高望远的风俗。
  • 晓烟和露湿秋光:早上的雾气和露水使得秋天的景色显得更加清新。
  • 幽鸟声声在翠篁:鸟儿的声音在绿色的竹林中回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世事又随明日别: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和变化都随着明天的到来而发生。
  • 菊花只作去年香:今年的菊花可能不如往年那么香艳了。
  • 风前落帽人千古: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风中摘下帽子的形象。
  • 云外惊寒雁一行:天空中的大雁因为寒冷而飞得异常快,像是在赶路。
  • 脱木萧疏砧杵急:砧板和杵声在空旷的地方显得更加响亮。
  • 倚筇无语到斜阳:独自倚着拐杖,静静地走到夕阳西下的地方。

译文

清晨的雾气和露水湿润了秋日的景色,幽深的竹林里传来小鸟的叫声。生活中的琐事不断发生,就像明天一样不可预知。今年的菊花可能没有往年那样芬芳。风中的人纷纷摘下帽子,他们的形象被载入了历史的长河。天空中的大雁因为寒冷而在云外疾行。空旷的地方砧板和杵声格外响亮,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寂静。我独自一人,默默地走到太阳即将落下的方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诗中通过对秋日景象、自然界声响的描绘,以及历史人物形象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上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