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公未见无际前,谓从本有成话堕。
两公既见无际后,谓是不同成两个。
明知见与未见时,苍龙终不澄潭卧。
云岩晚归玲珑岩,老儿家有弥天祸。
口皮边禅惯卖弄,动辄引人入荒草。
不知两公竟何意,春风又问东南道。
贫思旧债济北驴,再欲一顿憨作么。
当时失却一只眼,赋过关门夹山老。
后三十年有话在,珍重此行休放过。

诗句

  1. “两公未见无际前,谓从本有成话堕。”
  • 注释: 两位高僧尚未见无际禅师时,认为他们已经在佛门中有了很深的根基。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两位僧侣对于无际禅师的尊敬和信任,认为他已有深厚的佛学基础。
  1. “两公既见无际后,谓是不同成两个。”
  • 注释: 当他们见到无际禅师后,他们发现他与之前的禅师有所不同,不再是单纯的两个。
  • 赏析: 这表明无际禅师的教导方式和风格与之前的禅师有很大差异,给这两位高僧带来了新的启发和领悟。
  1. “明知见与未见时,苍龙终不澄潭卧。”
  • 注释: 尽管知道有所见和所不见的情况,但苍龙终究不会在清澈的潭水中休息。
  • 赏析: 此句比喻即使面对各种情况,也要保持清醒和坚定,不被表面的平静所迷惑。
  1. “云岩晚归玲珑岩,老儿家有弥天祸。”
  • 注释: 云岩晚归到玲珑岩,家中发生了巨大的灾难。
  • 赏析: 这里可能指的是云岩禅师因为某种原因回到家乡,但家里却遭遇了不幸。
  1. “口皮边禅惯卖弄,动辄引人入荒草。”
  • 注释: 因为经常卖弄佛法,所以动不动就让人沉迷于虚幻的事物中。
  • 赏析: 此句揭示了禅宗的真谛在于远离世俗的诱惑和迷恋,保持内心的清净。
  1. “不知两公竟何意,春风又问东南道。”
  • 注释: 不知道两位高僧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春风又向他们询问前往何处。
  • 赏析: 这反映了两位高僧之间可能存在的误解或分歧,需要更多的交流和理解来澄清。
  1. “贫思旧债济北驴,再欲一顿憨作么。”
  • 注释: 贫穷时想起了过去欠下的债,想要用一顿饭吃饱自己。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坚韧。
  1. “当时失却一只眼,赋过关门夹山老。”
  • 注释: 那年失去双眼,曾经度过艰难的岁月在夹山上修行。
  • 赏析: 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位禅师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依然坚持修行,最终取得了成就。
  1. “后三十年有话在,珍重此行休放过。”
  • 注释: 三十年后会有重要的启示,请珍惜这次机会,不要错过。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相信经过这次的修行和经历,他将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译文

  1. 两位高僧尚未见无际禅师时,认为他已经在佛门中有了很深的根基。
  2. 当他们见到无际禅师后,他们发现他与之前的禅师有所不同,不再是单纯的两个。
  3. 尽管知道有所见和所不见的情况,但苍龙终究不会在清澈的潭水中休息。
  4. 云岩禅师晚归到玲珑岩,家里发生了巨大的灾难。
  5. 因为经常卖弄佛法,所以动不动就让人沉迷于虚幻的事物中。
  6. 不知道两位高僧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春风又向他们询问前往何处。
  7. 贫穷时想起了过去欠下的债,想要用一顿饭吃饱自己。
  8. 那年失去双眼,曾经度过艰难的岁月在夹山上修行。
  9. 三十年后会有重要的启示,请珍惜这次机会,不要错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两位高僧与无际禅师之间的互动,展示了佛教教义中的深刻内涵。通过比较他们与无际禅师的不同之处,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心境变化,诗人表达了对禅宗真谛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诗中也描绘了禅师们的智慧和慈悲,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